夜半群动息,高车始停轮。
白日苦不没,役死天下人。
黄金埋九地,家家恶贱贫。
安得充所欲,不蹈通衢尘。

这首诗出自《夜半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夜半:指深夜,这里指夜晚。
高车:高大的车,这里指贵族、官员的车马。
始停轮:停下车轮,停止出行。
白日苦不没:白天辛苦地劳作而不得休息。
役死:被劳役致死。
天下人:指整个社会。
黄金埋九地:黄金被埋在地下,象征着财富的流失。
家家:家家户户,泛指所有的家庭。
恶贱贫:形容贫穷到了极点。
安得充所欲:如何能够满足个人的欲望。
蹈通衢尘:行走在大街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时分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首先,“夜半”一词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以及人们在深夜仍不得不工作的状态。接着,“高车始停轮”形象地描绘了贵族和官员们在深夜仍然忙碌的景象,这进一步突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白日苦不没”表达了人民在白天辛苦劳作却得不到休息的痛苦。这里的“苦”字强调了人民的辛勤和劳累。而“役死天下人”则揭示了这种劳累和辛苦背后的代价——无数生命的消逝。最后,“家家恶贱贫”和“安得充所欲”两联则表达了对整个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深夜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强烈愤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