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下西州,将军催部伍。
鸣锣张大旗,早发邕州戍。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邕州万里馀,北人那可去。
毒草见人摇,雄虺大如树。
二月瘴烟发,薰蒸剧甑釜。
病者如倒林,十才起四五。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逃生既不暇,安能捕寇虏。
跳踊一蛮来,取之易攫鼠。
顾彼有土人,挥金可召募。
狃练得精卒,亦足为爪距。
妻儿蓄里闾,于心必爱护。
较之勇怯间,相去犹豚虎。
一朝有缓急,伸缩用臂股。
何必遣戍兵,觳觫就死所。
愿留中州人,无填岭南土。
戍邕州
兵符下西州,将军催部伍。
鸣锣张大旗,早发邕州戍。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邕州万里馀,北人那可去。
毒草见人摇,雄虺大如树。
二月瘴烟发,薰蒸剧甑釜。
病者如倒林,十才起四五。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逃生既不暇,安能捕寇虏。
跳踊一蛮来,取之易攫鼠。
顾彼有土人,挥金可召募。
狃练得精卒,亦足为爪距。
妻儿蓄里闾,于心必爱护。
较之勇怯间,相去犹豚虎。
一朝有缓急,伸缩用臂股。
何必遣戍兵,觳觫就死所。
愿留中州人,无填岭南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诗中描述了南征将士出征前的家庭情景,以及他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恐惧。
“兵符下西州,将军催部伍。” 这句诗描绘了军队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准备出征的情景。”兵符”是指军队的命令,”西州”则是指军队所在的地区。”将军催部伍”则表明军队已经开始行动,催促士兵们做好出发的准备。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这句诗描述了士兵们离开家乡时,家人送别的情景。”走哭遮行路”则表达了家人对士兵的不舍和担忧。
然后是,“毒草见人摇,雄虺大如树。” 这句诗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士兵们面临的艰难环境。”毒草”和”雄虺”都是具有毒性和危险的东西,象征着士兵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如树”则形容了这些困难的程度,仿佛比大树还要高大和危险。
接下来的诗句,“二月瘴烟发,薰蒸剧甑釜。” 这里描写了士兵们在远征中所面临的恶劣天气条件。”瘴烟”和”薰蒸”都形容了这种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剧甑釜”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艰辛。
“病者如倒林,十才起四五。” 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士兵们因长期行军而患上疾病的情况。”如倒林”形容了病情的严重性,”十才起四五”则表示只有少数士兵能够勉强起床。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这句诗反映了士兵们虽然努力坚持战斗,但最终仍有许多人因病去世的情况。”偶有脱死归”表示有些士兵能够侥幸生还,”扶杖皆病偻”则描绘了这些幸存者因疾病而行动不便的形象。
再然后,“逃生既不暇,安能捕寇虏。” 这句诗表达了士兵们面临的困境:既无法逃避战斗,也无法捕捉敌人。这里的“捕寇虏”指的是追捕敌人的军事行动。
最后两句,“跳踊一蛮来,取之易攫鼠。” 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士兵在战争中的勇敢和果敢。”跳踊一蛮来”表示敌军前来挑衅,”取之易攫鼠”则形容他们如同捕捉老鼠一样容易。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征将士出征前的家庭情景和他们面对的战争困境,展现了士兵们的无奈和恐惧以及对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