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漕百舟金,暮漕百舟粟。
一岁漕几舟,京师犹不足。
此河百馀年,此舟日往复。
自从有河来,宜积万千屋。
如何尚虚乏,仅若填空谷。
岁或数未登,飞传日逼促。
嗷嗷众兵食,已忧不相属。
东南虽奠安,亦宜少储蓄。
奈何尽取之,曾不留斗斛。
秦汉都关中,厥田号衍沃。
二渠如肥膏,凶年亦生谷。
公私富囷仓,何必收珠玉。
因以转实边,边兵皆饱腹。
不闻漕汴渠,尾尾舟衔轴。
关中地故存,存渠失淘斸。
或能寻旧源,鸠工凿其陆。
少缓东南民,俾之具饘粥。
兹岂少利哉,可为天下福。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汴河的漕运,即通过运河将粮食从南方运输到京城。诗中通过对汴河漕运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生问题。
诗句:
- 朝漕百舟金,暮漕百舟粟。
- 注释:早上漕运的船只装满了黄金,晚上漕运的船只装满了粮食。
- 一岁漕几舟,京师犹不足。
- 注释:一年漕运的船只有多少艘,而京城的粮食仍然不够用。
- 此河百馀年,此舟日往复。
- 注释:这条河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了,这些漕船每天都在来回穿梭。
- 自从有河来,宜积万千屋。
- 注释:自从有了这条河,就应该积累起成千上万的房子。
- 如何尚虚乏,仅若填空谷。
- 注释:现在为什么还空虚呢?就像是在填一个空谷一样。
- 岁或数未登,飞传日逼促。
- 注释:有时年成不好,粮食产量不达标,官府就会紧急催逼。
- 嗷嗷众兵食,已忧不相属。
- 注释:士兵们都在哀嚎着,因为吃不饱肚子,担心会失去联系。
- 东南虽奠安,亦宜少储蓄。
- 注释:虽然东南地区相对安定,但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储备一些粮食。
- 奈何尽取之,曾不留斗斛。
- 注释:为什么一定要全部征收呢?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粮食。
- 秦汉都关中,厥田号衍沃。
- 注释:秦汉时期,关中的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
- 二渠如肥膏,凶年亦生谷。
- 注释:两条灌溉渠道就像肥料一样,即使在灾害年份也能生长出粮食。
- 公私富囷仓,何必收珠玉。
- 注释:政府和私人都有储存的粮仓,为什么要收集珠宝玉石呢?
- 因以转实边,边兵皆饱腹。
- 注释:因此将这些粮食转运给边疆的军队,让他们都能吃饱。
- 不闻漕汴渠,尾尾舟衔轴。
- 注释:没有听说过汴京漕渠的情况,漕船都是满载着货物。
- 关中地故存,存渠失淘斸。
- 注释:关中地区原本就有丰富的水源,但失去了这些灌溉渠道。
- 或能寻旧源,鸠工凿其陆。
- 注释:或许能找到旧有的水源,并重新修建这些渠道。
- 少缓东南民,俾之具饘粥。
- 注释:稍微减缓东南地区的百姓生活压力,让他们能够吃到稀饭。
- 兹岂少利哉,可为天下福。
- 注释: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它可以为天下带来福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汴河漕运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生问题。作者通过对漕运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疾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改善民生、减轻百姓负担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对民生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