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去客半西东,须信劳生等转蓬。
万里相望成别恨,一声何处递冥鸿。
人情对景分忧乐,月色于今岂异同。
莫把壮怀成索寞,举杯聊与吸清风。

【注释】

①去客:离开家乡的客人。西东:指东西方向,泛指各地。

②须:必须、一定。劳生等转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生短暂,像蓬草一样易变。

③万里:指极远的距离。别恨:离别的哀伤。

④冥鸿:大雁。

⑤索寞:寂寞冷清。

⑥举杯:端酒。聊与:姑且与。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春,安史之乱爆发前。诗人在长安送友人,感慨人生如蓬草随风而转,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未来的无限忧虑之情。全诗情深意切、意境高远,是一首送别怀人之作。

首联“年来去客半西东,须信劳生等转蓬”,起句写送别的时间,点明友人即将离去的时日已不短,但自己却还留在这里,因此不免要感叹人生的短暂,就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自己和友人的依依惜别;另一方面则是对友人离去时的不舍和惋惜。

颔联中“万里相望成别恨,一声何处递冥鸿”。这是诗人对友人离别情景的描绘,也是对友情的颂扬。他看到友人即将离去,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而朋友离去后,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鸿雁叫声,这更增添了他的孤独和伤感。

颈联“人情对景分忧乐,月色于今岂异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看到明月当空,不禁想起友人此刻也许也正在看着同样的月亮,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月色”既是指自然的景色,又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方面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则是对友人离去后的担忧和不安。

尾联“莫把壮怀成索寞,举杯聊与吸清风”。诗人在结尾处用了一个转折性的词语“莫”,表示不要让自己陷入到孤独和无助的境地。他端起酒杯,试图用这杯酒来驱散心中的忧愁和烦恼。这里的“清风”既是指大自然的美景,又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