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下水流长,花不长开水自香。
此地正须招隐士,山庵聊复对崇冈。
屏帏缭绕竹千个,旌纛森严柏两行。
士会不生今已矣,不妨闲处且徜徉。
【注释】
偶题:偶然吟咏的诗,即闲情逸致之作。云边:指天上云霞缭绕的地方。 山庵:在山上的僧舍。招隐士:邀请隐居的人来。崇冈:高峻的山冈。屏帏:屏风和帷幔,这里代指山中幽静的环境。旌纛:旗杆上飘扬的旗子,这里比喻高大的山峰。
【赏析】
《偶题》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表现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意,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最后两句抒发感慨,点明主题。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首联“桃花山下水流长,花不长开水自香”。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桃花山下,一条清流缓缓地向前流淌着。这里的“水”指的是山间溪水,而流水的源头却并不在桃花山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水长”和“花开”的对比,突出了流水潺潺的自然美景。同时,这“花不长开”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看法。
颔联“此地正须招隐士,山庵聊复对崇冈”。诗人继续描绘了桃花山的美好风光,并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桃花山是个非常适合隐居的好地方,因此他打算在这里建一座小楼阁,以供隐居之用。同时,他还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欣赏这片美丽的山水风光。
颈联“屏帏缭绕竹千个,旌纛森严柏两行”。诗人进一步细化了他对桃花山的描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画面。他看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子高耸入云,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还有一排排挺拔的柏树,仿佛是守护着这个美丽家园的卫士。这些景物为桃花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
尾联“士会不生今已矣,不妨闲处且徜徉”。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感叹那些能够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的贤者已经不在人世。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相反,他更愿意在这个宁静的地方悠闲地度过每一天,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转折使得诗意更加深刻,也让人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