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这首诗是刘宰在仪真(今江苏仪征)时所作的两首送别诗,通过赞美潘使君的贤明和对淮南地区风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句解析与翻译:

  • “十万流离仰二天”:描述了淮南地区的广大人民在潘使君的领导下生活得安居乐业。这里的“流离”指人民流离失所,而“仰二天”则表示他们仰望两位贤明的领导——潘使君和赵法曹。
  • “淮民只说使君贤”:进一步强调了潘使君的仁德与才能,使得淮河两岸的人民都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
  •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句表明潘使君治理下的淮南地区,物资充足,没有匮乏的情况。这反映了潘使君在经济管理上的卓越才能,使得民生得到保障。
  • “此去规模要有传”:意味着潘使君此次离开将会带来新的秩序和管理方法,这些新的做法将会流传下去。
  • “幼学可能传榷酤”:指出潘使君年轻就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政治远见,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领袖或改革家。
  • “远猷无惜助筹边”:表达了潘使君对于边疆安全的关心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意愿。
  • “公馀更向髯参问”:表示在潘使君闲暇之余,还会向这位老者请教治国之道。
  • “今赋梅花第几篇”:最后一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暗示即使潘使君离开了,淮南的美景和文化依旧会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潘使君治理下的淮南地区人民的和谐生活以及他的高尚品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淮民”“二天”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通过对潘使君治理下淮南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描绘,不仅体现了潘使君的政绩,也展示了他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淮南地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不仅是一首赞美潘使君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潘使君的卓越才华和品德,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