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注释】:
高阳台·和巽吾韵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赏析】:
《高阳台·和巽吾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为酬唱之作。首句写自己与友人在春天的傍晚,在御街口相约同赏花。“雨”字点明时间,“莺啼”、“烛散”写出了暮春的景致,“花窠”二字则写出了花市的景象。“过眼无情”,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光阴的感慨。下片开头两句,作者询问友人何时再来相聚。而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一片落叶随水流去。“落红”二句,作者以“落花时节本匆匆”自喻,感叹春光易逝,人生苦短。最后三句,作者以残阳西下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