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著破帽、萧萧馀发。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聊共舞,命湘瑟。
春风五老多年别。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说不尽、古人痴绝。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风、吹动檐间铁。长啸起,两山裂。

【注释】五峰:指文天祥,字云孙,福建闽县人。元兵攻陷临安时,他坚贞不屈,被囚禁至死。

1.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著破帽、萧萧馀发。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聊共舞,命湘瑟。

译文:人生世事该如何诉说啊?就像骑在马上转身笑着向并州的儿子询问。手遮着飞扬的尘土和黄花的道路,千里龙沙像雪花一样洁白。戴着破旧的帽子,头发萧萧地飘落着。经过老朋友的柴桑村,抚摸着长松,看着倒映在山间的月亮。我们一同跳舞,用湘瑟来伴奏。

赏析:这首送别词是作者于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春所作,当时作者正从赣州赴真州(今江苏仪征),路过临安时送别友人五峰归九江。

上片起首三句写送行途中所见之景:诗人骑马来到并州,看到并州儿葛的装束,然后回头问道:“世事如何说?”接着写“我”所见到的景象:满眼都是飞扬的尘土,黄澄澄一片;脚下的路,像铺了一层白花花的雪,脚下的马踏得“蹄翻尘飞”。这两句是全词中对仗最工整、描写最生动的句子,把旅途的艰难与送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去的关切之情。

下片写送友途中的情景。“袖有玉龙”,指友人手中有一支玉制的笛子。“黄金台骨”,指五峰曾登黄金台而归隐,故称其为黄金台骨。这里化用《楚辞·招隐士》中屈原所说的“怀椒聊之靡兮,吃申椒之靃迷”的意思,意思是说五峰虽受知于宋高宗,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岭南。“说不尽、古人痴绝”,意为五峰的为人处世,实在令人佩服。“我醉看天天看我”,以天作比喻,写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听秋风、吹动檐间铁”,这句是说自己听到秋风吹动屋檐上的铁风铃的声音而想起了朋友。

最后几句写两人相会的场景。“长啸起,两山裂”,形容自己听到五峰的箫声后,激动得忍不住长啸起来,同时想象五峰也在对着高山长啸。“长啸起”一句既表现出两人相见时的欢乐,又暗示出两人离别时的悲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