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独步词场,引弦百发无虚矢。岁晚却蒙昆体力,世业工修鞋底。曾裂白麻,曾涂墨敕,谪堕俄徵起。鼎湖龙去,老臣何以堪此。
回首当日遭逢,譬如春梦,误入华胥里。推枕黄粱犹未熟,封拜几王侯矣。似瓮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蚁。先人书在,尚堪追补遗史。

【注释】

①少时独步:少年时期。词场,指科举考试的场所。②引弦百发:拉弓一百次,比喻射中目标。无虚矢,没有不射中目标的。③岁晚:年老,晚年。④昆体: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王融、萧衍等人的诗歌风格,以声律对偶为特征,讲究平仄声韵。工修鞋底:《宋史》卷四二五《李心传传》记载南宋名将李心传,因在抗蒙战争中立了大功,被封为“检校少保”,后改封开府仪同三司,加封检校太尉,又升为少师。⑤白麻:汉代朝廷用白麻纸书写诏书。麻,麻布,古人常用来制作公文和书信的封面。⑥墨敕:用墨水书写的诏书。⑦谪堕俄征起:被贬谪后又重新被召回。谪,降职;堕,下凡。⑧鼎湖:即鼎湖山,在今广东肇庆附近,传说是秦始皇死葬之地。龙去,指皇帝去世。⑨老臣:年老的大臣。⑩春梦:指虚幻不实的梦境。《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⑪推枕黄粱:见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先君尝言……(我年轻时)梦寐之中常念此,觉之后犹能言之。”⑫封拜:封官授爵。几王侯:几位王侯。⑬似瓮中蛇:像瓮里的蛇一样,无法逃脱。⑭似蕉中鹿:像蕉叶中的鹿一样,无法出来。⑮槐中蚁:像槐树里的蚂蚁一样,无法摆脱。⑯先人:祖先。⑰尚堪:还能够。追补遗史:继续编写史书。补遗,补写遗漏。⑱《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译文】

年少时在科举考场上独自漫步,拉弓一百次箭无虚发。到年老了又被皇上召回,世上事业修得鞋底好。曾经起草过白麻文,也写过御赐的墨诏,被贬谪后又重登相位。当年皇帝驾崩去往鼎湖,我这个老臣心中如何承受。

回想当年遭逢际遇,犹如一场春天的梦,误入了华胥国。推枕思乡梦见黄粱还未熟,封官拜爵成了几代王侯。如同瓮里的蛇无法逃脱,就像蕉叶中的鹿难以出来,像是槐树上的蚂蚁般难逃。我的先辈还在,还值得补写史书。

【赏析】

《念奴娇》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全词通过作者回忆早年的仕途经历和晚年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上片首三句,词人回忆自己早年在科举考场上的辉煌成就,如神箭手一般百发百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官职越来越高,却越来越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下片则转入现实,词人感叹自己如今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被皇帝召回重用,享受着高官厚禄。然而这种荣耀并不能让他真正地感受到快乐,反而让他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特别是当他看到曾经起草过白麻文、也写过御赐的墨诏的先辈们,更是感到自己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可笑。最后三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政治生涯的厌恶。他曾经梦寐以求的黄粱尚未熟透就醒了,封官拜爵成了几代王侯。这些荣誉和权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反,只有像瓮里的蛇、蕉叶中的鹿、槐树上的蚂蚁这样的困境才能让他感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整首词通过词人才子的对比,揭示了官场的虚伪和腐败。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真实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辛弃疾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