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
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着人。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②楼台向晓:早晨的楼台。楼台指歌舞场所。
③淡月低云天气好:天色晴朗。
④翠幕风微:绿色的帘幕微风吹拂。
⑤宛转梁州入破时:乐曲中婉转地进入《梁州》部分时,即“入破”时。
⑥香生舞袂:香气从舞女的衣袖上飘起。
⑦楚腰细:楚女身材苗条纤细。
⑧汗粉重匀:用汗水将脸抹得白里透红。
⑨酒后轻寒不着人:酒后身上没有一点凉意。
【赏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歌妓在晨光初照的楼台上,轻盈地跳着《梁州曲》,她的舞袖随风飘动,衣裙上的香气随着舞步飘散开来,她那苗条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扭动,脸上的妆也随着汗水而均匀地涂抹。酒后的她,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健康的体魄。
上片写歌伎在清晨楼台之上翩翩起舞的情状。首句点出歌伎所在之地是楼台,次句交代了时间是清晨。第三句以“淡月”写天晴;第四句写楼台之上,有轻风拂动。这两句写景与下文写人物活动相衔接。第五、六句写歌伎之舞,既写了动作,又写了神态。“宛转”二字传神地描摹了歌伎在音乐节奏中舞动的身姿。“梁州入破”是说歌伎的舞姿宛转入乐声的高潮部分,表现了舞蹈的节奏美。“香生舞袂”是说舞者的衣袖上洒满了香气,衬托出其优美的身段。“楚腰细”形容歌伎身材苗条、纤弱,这是古代美人常用的一种比喻说法。“汗粉”是说歌伎为了掩饰脸上的妆,用汗水将其均匀涂抹,这样显得更加娇艳可爱,“重匀”二字写出了歌伎精心细致地化妆的过程。“酒后轻寒不着人”一句是说她酒后依然保持着青春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
下片写歌伎所舞之舞。前三句承前启后,写歌伎的动作,“楼台”二字总揽全篇。“翠幕风微”是说绿色的帷幔被微风轻轻吹拂。“宛转梁州入破时”承第三句而来,写歌伎之舞,既写动作,又写神情。“香生舞袂”与上片相应,是说舞者的衣服被洒上了香气。“楚腰细”与上片相应,写歌伎身材苗条、纤弱。“汗粉重匀”与上片相应,是说用汗水将脸上抹得白里透红。“酒后轻寒不着人”,是说酒后身上没有一点凉意。此句既是写歌伎的外貌,又是写歌伎的体态,也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
全词写歌伎之舞,先正面描写,再侧面烘托,通过歌伎之舞来展示其美貌。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