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

三月十二日的夜晚,大雨滂沱,我于是取出陶渊明的诗,吟诵“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等诗句,以确定韵脚,并赋了十首诗。第二天早晨,雨还没有停歇,侄儿坦和师友相邀我前去游览,当时我刚作了六首诗,傍晚又下起了雨,我就在屋里作完这十首诗后,就回去吃晚饭了。

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注释:

三月十二日的夜晚,大雨滂沱,我于是取出陶渊明的诗,吟诵“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等诗句,以确定韵脚,并赋了十首诗。第二天早晨,雨还没有停歇,侄儿坦和师友相邀我前去游览,当时我刚作了六首诗,傍晚又下起了雨,我就在屋里作完这十首诗后,就回去吃晚饭了。

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的一次即兴赏景。

首联点出题意,交代了作诗的原因。诗人因为一场春雨的缘故,便想起了陶渊明的诗。陶渊明被世人誉为“采菊东篱下的隐逸之士”,而陶诗多写隐居生活。诗人想:“我也应当效仿一下陶渊明。”因此,他拿起笔,吟诵起陶公的诗来。

颔联承上启下,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老人见桃花”一句中的“悟”字,表明诗人不仅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是通过陶公的诗歌来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诗人在桃花树下饮酒作乐,似乎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纷扰。

颈联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看到南北两地的人们都在忙着议论纷纷的事情,心中不禁感叹起来:“他们真是可怜啊!”这里的“可怜”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人们忙碌生活的无奈和悲哀,也表现了他对于陶公那种超脱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所向往和追求的情感。

尾联则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我何不也去参一参老禅呢?”这里的“参老禅”,并非指真的要去寺庙里拜佛求法,而是借用了这个词语的寓意——参透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陶公那样,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