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楼下草芊芊,浪拍三江起暝烟。
愿见古人人又去,欲询往事事无传。
洼樽明灭渔家火,樊口依稀估客船。
妻子迎门应怪笑,问君何谓苦愁煎。
冒雨渡江吊丧彭氏造雪堂夜归
月波楼下草芊芊,浪拍三江起暝烟。
愿见古人人又去,欲询往事事无传。
洼樽明灭渔家火,樊口依稀估客船。
妻子迎门应怪笑,问君何谓苦愁煎。
注释:冒雨渡江:冒着雨渡过长江。彭氏:指彭泽县令彭泽(?~820),字秀升,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后任湖州刺史。彭泽在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南,因有“彭泽”而得名。造雪堂:指彭泽为官清廉,以廉洁著称的事迹。杜甫《赠李白》中有诗句:“脱帽向人时见君,废书不观泥金经。雪堂未收陶叶贵,鸣琴枉道松风清。”这里用“造雪堂”指代彭泽。夜归:夜间归来。
译文:月波楼下面长满了绿草,浪花拍打着长江涌起暮霭烟雾。我多么希望见到古人的身影,但他们已经离去了。想要询问他们的往事,却没有任何记载可以传承。昏暗的灯光下,渔夫家的火光忽明忽暗,樊口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商贩的船只。妻子迎接门内,应该感到惊讶和嘲笑,问我这为何是痛苦的忧愁。
赏析:此诗作于公元769年(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自江州赴忠州(今四川忠县)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遭受贬谪的不幸,而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诗题中的“彭氏”,即指彭泽县令彭泽(?~820),字秀升,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后任湖州刺史。彭泽在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南,因有“彭泽”而得名。“造雪堂”指彭泽为官清廉,以廉洁著称的事迹。杜甫《赠李白》中有诗句:“脱帽向人时见君,废书不观泥金经。雪堂未收陶叶贵,鸣琴枉道松风清。”这里用“造雪堂”指代彭泽。此诗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抒发感慨。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雨中行舟的画面,后半部分则通过与妻子的对话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