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九日登高会,九日登高年岁闲。
黄菊茱萸应故泛,茱萸黄菊故应攀。
今人不在古人后,往意可如兹意闲。
风帽落檐谁得见,龙山还是昔龙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九日龙山之集
年年九日登高会,九日登高年岁闲。
黄菊茱萸应故泛,茱萸黄菊故应攀。
今人不在古人后,往意可如兹意闲。
风帽落檐谁得见,龙山还是昔龙山。
译文如下:
每年九月九日都有登高聚会,今年九月九日也依然闲适。
黄色的菊花和茱萸应该被用来泛酒,茱萸和黄色的菊花也应该被用来攀爬。
现在的人不再在古人之后,他们的意愿可以像当年那样悠闲。
风帽掉到屋檐下面是谁可以看到的?龙山还是当年龙山的模样。
注释如下:
- 年年九日登高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登高赏秋的活动。
- 年岁闲:指生活闲适自在。
- 黄菊茱萸:这里指的是黄色的菊花和茱萸,都是秋天的代表性植物,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 故泛:因此泛指用这些植物泡制酒水。
- 茱萸黄菊:茱萸和黄色的菊花,都是秋天的代表花卉。
- 今人不在古人后:现在的人已经超越了古人,有了更高的境界。
- 往意:过去的意图或愿望。
- 兹意闲:这里的“兹”是代词,相当于“这”,表示一种意愿或者想法,意为“这种愿望”。
- 风帽落檐:风帽从屋檐上掉下来。
- 龙山还是昔龙山:这里的“龙山”比喻一个地方或地方的特色,意思是这个地方还是像以前那样美丽和令人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每年九月九日登高赏秋的场景,通过对比现在的人们与古人的不同,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诗中的“黄菊茱萸”、“茱萸黄菊”、“今人不在古人后”等词语,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