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影殊亭日转西,墙头历历片帆移。
何人唤我频归去,侧耳疏篁怨子规。

艮止亭晚意

山影殊亭日转西,墙头历历片帆移。

何人唤我频归去,侧耳疏篁怨子规。

诗句释义

  • 山影殊亭: 指夕阳下,山影与亭阁的轮廓显得不同寻常,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 日转西: 太阳在西方落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 墙头历历: 墙上的影子清晰可见,如同一幅精美的画面。

  • 片帆移: 几片船帆在水面上缓缓移动,增添了一丝生动感。

  • 何人唤我: 询问是谁在召唤我,可能是诗人的友人或亲人。

  • 频归去: 频繁地回家去,可能是因为思念家乡或是有事要办。

  • 侧耳: 仔细倾听,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 疏篁怨子规: 稀疏的竹林中传来子规鸟的叫声,似乎在埋怨什么。

    译文注释

  • 山影殊亭: 夕阳下的山影与普通日子不同,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

  • 日转西: 太阳逐渐向西落下。

  • 墙头历历: 墙上的影子清晰可见。

  • 片帆移: 几片帆船在水面上移动。

  • 何人唤我: 是谁在呼唤我?可能是朋友或家人。

  • 频归去: 频繁地返回家中。

  • 侧耳: 认真倾听周围的一切。

  • 疏篁怨子规: 稀疏的竹子间偶尔传出子规鸟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赏析

  • 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此诗通过描述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诗中的山、水、船帆、竹林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之中。

  • 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尽管诗中的场景丰富多样,但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而是通过简洁、朴素的语言,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简练的风格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深刻触动读者的心灵。

  • 动静结合的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在这首诗中,动态的元素如“片帆移”、“侧耳”等描绘了景物的变化和人的活动,而静态的元素如“山影殊亭”、“墙头历历”等则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 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明说,但通过景物的描述和人物的动作,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或思考。例如,诗中的“何人唤我频繁归去”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某种情感或责任的牵挂;而“侧耳疏篁怨子规”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些寓意深远的意象都为这首诗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使其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

    结语

    《艮止亭晚意》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其逐句的深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世界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