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圃晨游,旧观历历。三径已荒芜,歌酒地,悄悄无人迹。
为山倾仄,支柱皆名石。桃李无言,为人岑寂。早绿暗红稀春去也,叹繁华难觅。
落花如积,谁与东风惜。

【注释】

①废圃:荒废的花园。②历历:分明,清晰。③三径:三条小路,泛指庭院中的幽静之处。④倾仄:倾斜。⑤岑寂:冷落,寂静。⑥早绿暗红:春天过去,花木凋零。⑦叹繁华难觅:感叹繁华的世界已不复存在。

【赏析】

“废圃晨游”,点出作者闲散无聊的生活,也表明他的心情是抑郁的、苦闷的。“旧观”二字,又透露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历历”一词用得极好,它不仅写出了景物的明晰,更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三径已荒芜”一句,既写眼前景象,又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桃李无言”,化用了《论语·子路》中孔子的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谓桃李不言,自然有人欣赏它的美丽;而人若不言,则无人理解他的心情。这两句诗既写景,又抒怀。“为人岑寂”,是说没有人了解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为山倾仄”句,写园内山势不平,支撑的石柱都因年久失修而倾斜,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荒凉与破败。“歌酒地”三字,既是对园中环境的写照,又是对诗人当时生活状态的具体描绘。“悄悄无人迹”,则进一步烘托出园子的萧条、冷清。

“为山倾仄,支柱皆名石。”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对园中景色的具体描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倾仄”的,而人们却常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第三联“桃李无言,为人岑寂”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孤独感。诗人通过对桃李无声无息地开放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这一联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感并不是因为外界环境造成的(如无人迹),而是由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所致。

第四联“早绿暗红稀春去也,叹繁华难觅”则是全诗的核心。这一联既写了春天的消逝,也抒发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感慨。春天虽然过去了,但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然而,繁华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遗憾。

第五联“落花如积,谁与东风惜?”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感慨。落花满地,无人爱惜,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这也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