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饼焦,胡不归,炽炭炎炎不识儿。儿饥不敢取,儿苦长自啼。
父母生儿忍不字,弃儿父母生何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九日作》。下面是逐句解释:
- 九禽言:
- 九禽: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和鸾凤等鸟类被视为神鸟,这里可能指代高贵的鸟类。
- 婆饼焦:可能是指一种烤制的饼,也可能是形容食物过于油腻或者不健康。
- 胡不归:为什么不回归?
- 炽炭炎炎不识儿:炙烤的火炭非常炽热,却感觉不到孩子的存在。这里用来形容父母忙碌工作,无暇顾及子女。
- 儿饥不敢取:
- 儿:此处指自己的孩子。
- 饥:饥饿。
- 不敢取:因为饿了也不敢去拿那些食物。
- 儿苦长自啼:
- 儿:同上。
- 苦:痛苦。
- 长自啼:经常哭泣不止。
- 父母生儿忍不字:
- 父母:此处的父母指的是亲生父母。
- 忍不字:不忍心说出“字”这个词。
- “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指代人的名字。
- 弃儿父母生何为:
- 弃儿:抛弃孩子。
- 父母:亲生父母。
- 生何为: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父母忙碌生活忽视孩子的无奈和悲哀。通过对食物的描写,暗示了父母的疏忽,通过孩子因饥饿哭泣的形象,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最后一句则深刻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养育孩子究竟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