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
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里。
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
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
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
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
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
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
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
修门亦旬月,朝夕相料理。
饯我江上楼,楼栏豁天宇。
海山渺无际,呼吸入窗几。
长鲸骇高浪,卷舒在吾趾。
风帆擘天出,揖别苦无语。
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

【注释】

  1. 余:作者自称。吕守之:与诗题中“林常甫”同义,为作者的朋友。
  2. 西归:指回到故乡。
  3. 常甫:即林常甫。吴清淑:即吴清淑。
  4. 吕伯起:与诗题中“吕守之”同义,是作者的朋友。
  5. 八荒:古代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为“八方”,故称八荒。
  6. 情义:情和义。
  7. 嘉禾:一种谷类植物。二三友:指作者的朋友。
  8. 倾:倾倒,这里比喻感情深厚。
  9. 春风:春天的风。天和:自然和谐之气。
  10. 清淑:清纯贤淑。温:温和。
  11. 常甫:即常甫,指作者的朋友。正:正直。美:贤良美好。
  12. 金沙:地名,今属浙江省海盐县。钱塘江:浙江杭州的一条大江。
  13. 双湖:西湖。辔联松九里:指从西到东,一路景色如画。
  14. 朔:农历每月初一。四换:四次变换。
  15. 宣桥:今名宣家埠,在江苏苏州市西部。岁云暮:一年的结束。
  16. 颀然:高俊的样子。玉山:形容人高大挺拔。
  17. 臭味:志趣相同。林吴:指林长河(字长河),林长河当时任吴江知县,所以称其为林吴。
  18. 修门:有门道,善于交际。旬月:十一个月。朝夕:早、晚。
  19. 江楼:指饯别之地上的楼。豁天宇:开阔天空,形容景色壮丽。
  20. 海山:泛指大海和高山。渺无际:无边无际。
  21. 长鲸:巨大的鲸鱼。卷舒:翻腾起伏。吾趾:我脚下。
  22. 风帆:指船帆。擘天出:冲破蓝天。揖别苦无语:告别时无言相对,非常悲痛。
  23. 洒作:变成,洒落。苍生雨:百姓的雨水。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写朋友间离别之情,既表达了彼此之间的友情,也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致,以及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首句“两角勍触蛮”,意为两人的志向如同猛虎扑击野兽般强烈,充满力量,展现了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次句“八荒等兄弟”,则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兄弟一般亲密无间,体现了深厚的友谊。接下来两句“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则是点明主题,强调了真挚情感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几句,展现了自己和朋友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里”,“嘉禾”是一种谷物,象征着美好、丰收;“二三友”则暗示了诗人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这里的“非彼亦非此”,既指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又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许和希望。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情。“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诗人用优美的词藻来形容两位友人的品质。“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则描绘了他们离别时的艰难困苦,但依然坚定不移。“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则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离别时的凄凉景象,但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敢追求。最后两句“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祝福。“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则进一步升华了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深赞美和感激之情。同时,这句话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祝福,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离别时的情景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