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箕山一老生,漠然心境两俱平。
倘来物外皆如寄,腰底悬金壁挂缨。
颍水箕山一老生,漠然心境两俱平。
倘来物外皆如寄,腰底悬金壁挂缨。
注释与赏析
- 颍水:指颍水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河流之一,流经河南省、安徽省等地,其流域地区历史悠久。
- 箕山: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为中国古代五岳之一,因形似簸箕而得名。
- 一老生:这里用来形容作者本人或他人年岁已高,如一老者般平静从容。
- 漠然:形容心境平和,不为外物所动。
- 心境两俱平:表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相对平衡,没有太多的波动。
- 倘不:如果;假使的意思。
- 物外:指超脱世俗的事物之外,即出世之意。
- 皆如寄:都像暂时寄居一样,比喻事物无常,不能长久。
- 腰底:指腰间,此处借指地位身份。
- 悬金:悬挂金子,形容地位显赫,财富丰厚。
- 壁挂缨:壁上挂缨,比喻高官显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韩维致仕后,他在官场上曾经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晚年归隐之后,他选择在颍水和箕山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事的超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颍水和箕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一“老”字概括自己的一生,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诗中的“漠然心境两俱平”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定和从容。而“倘来物外皆如寄,腰底悬金壁挂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荣华看得很淡,只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