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仙庐,凌虚结楣棼。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

【注释】

高台压万井:万井,指众多村庄。

四绝埃与氛:四种奇景:风尘、云烟、日出、月升。

金仙庐:神仙的居所。

凌虚结楣棼:凌虚,指高耸入云。结楣棼,指建房在云之上。

太行云:指太行山的山峰云雾缭绕。

夙驾惭后君:惭愧没有赶得上先人。

朱炎月:赤色的天空。

烈风来朝曛:猛烈的风吹得天色昏暗。

泛潋白正醴:泛潋,泛指酒。正醴,指美酒。

飘飖轻练裙:飘飘然如舞动着轻盈的裙子。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仿佛听见了吹奏的乐曲声。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只是感慨世事的沉郁和忧伤,对古代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

【赏析】

《和圣俞游梁王吹台》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于宋嘉二年(1057年)所作,是一首纪游诗。此诗首联写吹台的高峻险峭,颔联写吹台的雄伟壮丽,颈联写登临时的观感,尾联抒发感慨。全诗笔触雄浑阔大,气势磅礴,语言豪放不羁,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

“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首句点明主题——吹台高耸入云。“四绝”,即四种奇景:风尘、云烟、日出、月升。这四景,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上有金仙庐,凌虚结楣棼。”吹台下有座神仙的居所——金仙庐。它高耸入云,如同凌空而起。这里的“凌虚”,既指建筑结构高峻,也指居所之高远。“结楣棼”,即建房在云之上。这里用“凌虚结楣棼”来形容居所之高远、居者之超脱,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诗人曾听说登上吹台顶端,可以看见太行山上的云海。这里的“直视”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居所之高远的向往,也暗示了他想要俯瞰天下的壮志。然而,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诗人感叹道,如此壮观的景象,真是令我向往不已;但遗憾的是我现在还没有赶得上先人。这里的“夙驾惭后君”既是对自己未能登顶的自嘲,也是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夏日的炽热阳光和阵阵烈风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诗人泛舟湖上,饮酒赏景,心情舒畅。这里的“泛潋”、“飘飖”描绘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境,而“轻练裙”则暗示了诗人的飘逸之姿。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诗人想象着吹台上传来的箫鼓声,虽然遥远却依然清晰可闻。这里的“想像”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吹台之景的独特感受。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管他怀古之情深厚,但这些都无法与眼前的美景相媲美。这里的“沈郁忧”既指诗人内心的忧愁,也指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吹台的壮丽风光,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吹台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