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
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以下是对《中秋月二首》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 释义:中秋之夜,月亮圆满明亮,人们都非常珍惜这个明亮的时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好,月亮是中秋的象征,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而“人人惜最明”则表现了人们对这美好时刻的珍视之情。
  1. 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
  • 释义:无论快乐或悲伤,都是个人的感受,月亮的圆缺并不因此而改变。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同时也指出月亮的圆缺与人的情绪并无直接关联,反映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1. 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
  • 释义:在遥远的天外,人们相互思念;而在人间,江河平静如镜。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两种不同状态,天外的思念与人间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1. 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 释义:嫦娥无法借问,只能独自寂寞地等待西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嫦娥孤独、寂寞的情感,她无法与人交流,只能在西沉时独自感受。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与前两句中的欢乐和团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秋月二首》通过描写中秋节的美丽景象和个人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