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卉趁枯死,香金斗晚葩。
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
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
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
【注释】
万卉:百花。趁枯死,指菊花在百花凋零后盛开。金斗晚葩:金色的花朵,比喻菊花。甘名:甘美的花名。露:露水。野色:野生的颜色。家:这里指家菊。俗态:世俗的态度。惜迟暮:爱惜美好时光。芳情:花香,也指美好的情趣。重阳樽酒伴:重阳节喝酒聊天。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为“登高”“赏菊”之时。牡丹花:牡丹花为唐代名花,此处借指其他名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写在深秋时节观赏菊时的感受。诗人抓住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艳的特点,赞美它凌霜耐寒、不趋炎附势的精神。全诗以“菊”字贯穿始终,首句总写菊花,次句具体描写菊花,第三句写菊花的香气,第四句写菊花的景色,最后两句写与菊花共赏之人,并抒发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万卉趁枯死,香金斗晚葩。”是说百花都随着秋天的到来纷纷凋谢,而菊花却在百花凋零之后独自开放。这一句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傲视群芳的性格特点。第二句“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是说菊花甘苦的名子(即花名)应该得到露水的滋润,它的花色(即颜色)哪里比得上家里的菊花呢?这句既表现了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艳的精神,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对家中菊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第三句“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是说世俗的人爱惜美好时光,而美丽的芳香之情又由谁来怨恨嗟叹呢?这句既是说人们喜爱菊花,又是说诗人自己喜欢菊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菊花所象征的高洁品格的赞赏之意。最后两句“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是说在这个重阳节,我与菊花相伴饮酒,可是却再也见不到牡丹花了。这句既是说诗人自己喜爱菊花,又是说诗人在重阳节时与菊相伴,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