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破春昏,高楼日未曛。
林稍零旧雨,山顶入残云。
醉粉匀花颊,风罗绉水纹。
踏青入误约,芳思几纷纷。

春晴

霁色破春昏,高楼日未曛。林稍零旧雨,山顶入残云。

醉粉匀花颊,风罗绉水纹。踏青入误约,芳思几纷纷。

注释:

  1. 霁色破春昏,高楼日未曛:霁(jì)色的天气驱散了春天的阴霾(昏),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照亮了高楼。
  2. 林稍零旧雨,山顶入残云:树林的间隙间还飘落着几滴春日留下的细雨,山峰上云雾缭绕,仿佛山巅也被雨水打湿。
  3. 醉粉匀花颊,风罗绉水纹:女子的面颊被酒晕染得如同花瓣一般娇艳,微风吹过,衣襟上的皱褶仿佛水中荡漾的水纹。
  4. 踏青入误约,芳思几纷纷:踏青即春游赏景,误约则表明此次出行并非事先约定好,因此心中不禁生出许多纷乱的思绪。

赏析:
《春晴》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和情感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自然风光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首两句“霁色破春昏,高楼日未曛”描绘了一幅春日初升的景象。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云彩,只有淡淡的光辉洒在大地之上,为春天带来希望和活力。这一句中的“霁色”指的是晴朗的天空,给人以清新、明亮之感;“破春昏”则表达了春天的开始总是充满未知和希望。

“林稍零旧雨,山顶入残云”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观。树木之间,细雨如丝般飘落,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而在山顶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不仅展示了春雨的细腻,也暗示了春天的多变和美丽。

第三句“醉粉匀花颊,风罗绉水纹”则从人的面部表情出发,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女子的脸颊因为酒意而显得红润,就像是经过精心打扮的花朵;微风吹过,衣襟上的皱褶如同水面的波纹一般摇曳。这一句通过细节的描述,传达了一种闲适和惬意的情绪。

最后两句“踏青入误约,芳思几纷纷”则是对前面描述的一种情感回应。原本计划中的踏青活动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按计划进行,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失望和烦恼。但同时,这种意外的变化也让诗人的内心涌现出许多复杂的情感。这里的“误约”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而“芳思”则指代了诗人因错过机会而产生的种种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以春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和困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