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四海大一统,万里号令犹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乱生阶缘。
往持此说助邦政,坐令当扆尊如天。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钱岱的《读刘易春秋新解》。诗中通过描绘刘易的新解,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看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方今四海大一统
  • 方今:当前。
  • 四海大一统:天下太平,四海之内都统一于中央政权。
    关键词注解:《尚书·洪范》中有“八元”与“八政”,其中“一曰 元首明辟,二曰 敬慎威仪,三曰 从时敏作,四曰 丕显祖德,五曰 受禄于天,六曰 立爱惟亲,七曰 代天牧民,八曰 建国钦明”。“四海大一统”即取自此经中的“八元”之一,强调的是天下的统一和国家的稳定。
    赏析:开篇即点明主旨,说明天下大治,四海归一,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万里号令犹君前
  • 万里:形容国土辽阔。
  • 号令:皇帝的命令。
  • 犹君前:如同君王亲临一般。
    关键词注解:“万里”在这里比喻国家的疆域辽阔,而“号令犹君前”则是说皇帝的命令如同君主的旨意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刻。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皇帝权威的广泛和深远,同时也暗示了国家治理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1. 安不思危易其治
  • :安稳,无忧。
  • 思危:考虑危险,预防危机。
  • 易其治:改变治理方式。
    关键词注解:“安不思危”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机。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治理者应有的责任和智慧,既要享受太平盛世,更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1. 毋容僭乱生阶缘
  • :不要。
  • 僭乱:超越常规的混乱。
  • 生阶缘:引发祸端。
    关键词注解:“毋容僭乱”即不允许出现超越规矩的混乱情况。这里的“僭乱”是指超越正常秩序的行为,而“阶缘”则指的是因这些无序行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于规范秩序的重视,以及对于防止社会动荡和避免祸端扩散的责任感。
  1. 往持此说助邦政
  • :过去。
  • 持此说:坚持这种看法或理论。
  • 助邦政:帮助国家政治。
    关键词注解:“持此说”即坚持自己的观点或理念。这里的“此说”可能是指刘易的《春秋新解》,而“助邦政”则是说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支持和辅助国家的治理工作。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思想上的坚持和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1. 坐令当扆尊如天
  • 坐令:结果使。
  • 当扆:指帝王居处。
  • 尊如天:尊贵得就像天一样。
    关键词注解:“坐令”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某件事情得以实现。“当扆”是指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国家政治的权威和尊贵。“尊如天”则是将国家治理得如同天空一样高远和神圣。
    赏析:最后一句总结了整个诗歌的核心思想,即作者通过解读《春秋新解》而对国家的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甚至让国家的政治权力变得崇高和神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