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寻春未见花,不知春在梵王家。
林间新翠张裙幄,席上残红当脸霞。
兴逸持杯睨云汉,饮酣挥翰走龙蛇。
主人不是陈惊座,投辖归时日已斜。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

绕郭寻春未见花,不知春在梵王家。

林间新翠张裙幄,席上残红当脸霞。

兴逸持杯睨云汉,饮酣挥翰走龙蛇。

主人不是陈惊座,投辖归时日已斜。

注释:

  1. 游安乐寺:去安乐寺游玩。
  2. 载酒:指携带美酒。
  3. 绕郭寻春:环绕着城外去寻找春天。
  4. 见花:看到花朵盛开。
  5. 梵王家:佛教中的高僧之居,这里指寺庙。
  6. 林间新翠:树林中新长出的绿叶。
  7. 张裙幄:张开绿色帷幕。
  8. 残红:凋零的花瓣。
  9. 兴逸:兴致高昂。
  10. 睨(nì):斜视。
  11. 云汉:天河,这里比喻天空。
  12. 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有力。
  13. 惊座:使在座的人感到惊讶。
  14. 摄属:古时官员外出时所骑马的马嚼子,引申为投宿住宿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以游览寺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天景象。

第一句“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点明了诗人游览安乐寺的目的。安乐寺是当时著名的佛寺之一,诗人陈妙音带着美酒来到这里,可能是为了欣赏寺庙的美丽景色或是与友人畅饮交流。

第二句“绕郭寻春未见花,不知春在梵王家。”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和惊喜之情。他环顾四周,寻找春天的痕迹,但未能见到花朵绽放的景象。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春天其实就藏在这座佛寺之中。这里的“梵王家”指的是寺庙,暗示春天就在寺庙的一草一木之中。

第三句“林间新翠张裙幄,席上残红当脸霞。”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树林间新长出的嫩绿树叶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裙摆,而席上的花瓣则像是脸上的晚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句“兴逸持杯睨云汉,饮酣挥翰走龙蛇。”表现了诗人饮酒作乐、豪情满怀的状态。他手持酒杯,斜视着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在欣赏那浩渺无边的云汉;喝得痛快淋漓时,他又挥毫洒墨,书写出龙蛇飞舞般的文字。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也体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主人不是陈惊座,投辖归时日已斜。”则是对前四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一个名叫陈惊的人,可能是指某个朋友或熟人。这位主人虽然不是陈惊,但他的热情款待让诗人感到非常惊喜和感动。最后一句“投辖归时日已斜”意味着诗人喝完酒后准备回家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整首诗用词典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深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