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愿及时崇令德,万钟于我本何加。
【注释】
①知常德:袁尊固(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号知常,南宋文学家,诗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官监丞。淳熙七年(1180)罢官,归隐永嘉。
②次韵:诗中作者自注“时方避兵永嘉,故作是诗以送袁君之去” ,即这首诗是作者应袁尊固之请而写的一首七律。
③舂:春种。
④赊:远。
⑤蹙蹙:形容忧虑不安的样子。
⑥大化:宇宙万物。渺无涯:没有边际。
⑦两鬓华:指人年老。
⑧及时:趁早。崇令德:发扬美好的道德风尚。
⑨万钟于我何加:万钟之俸禄对我有什么增益呢?万钟:古代的一钟重八斛四升,万钟等于一万石,是很高的粮食产量,这里借指丰厚的俸禄。
【赏析】
本诗首联写自己家乡的环境;颔联写自己身处四方、心系天下的胸怀;颈联抒写自己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老来多病的无奈;尾联则表达出自己希望及时行乐、发扬美德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平朴自然,情感真切真挚,是宋代名篇之一。
【译文】
夕阳西下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水环绕的山环绕的路转得很远很远。
四方奔波却依然没有安定下来,茫茫的大化世界真是无边无际。
归来之后已经遗憾地过了十年了,年老的时候只能感叹自己的两鬓斑白。
各愿你能及时发扬美好的道德风尚,即使有万钟俸禄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