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佩高冠集翠裾,华途落落仅题舆。
官无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宁问渠。
赋似长杨犹悔作,材如雄剑独藏馀。
方相掩泪催归去,遗稿空存子政书。
崇庆,今四川崇庆县。
杨君:即杨公,作者好友。
长佩高冠集翠裾:指杨公的仪表和举止。
华途:指仕途之路。
落落:孤独、清高的样子。
题舆:指乘坐官车。
官无小大皆行己:意谓无论官职大小都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
理有是非宁问渠:意谓处理事情要有主见,不要受别人意见左右。
赋似长杨犹悔作:意为他的辞赋如《长杨赋》一样,但自己却后悔写它了。
材如雄剑独藏馀:意为其才华如雄剑一般,独自留存。
方相掩泪催归去,遗稿空存子政书:意为杨公被贬时掩面流泪,他的作品只有《子政书》流传于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杨公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命运的惋惜。
第一句“长佩高冠集翠裾”,描绘了杨公的仪表和举止,展现了他的威严和高贵。这里的“翠裾”指的是绿色的衣襟,象征着他的清高和正直。
第二句“华途落落仅题舆”,意谓无论官职大小都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这里的“华途”指的是仕途之路,而“落落”则表示孤独和清高。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杨公性格的评价,认为他虽然身处官场,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原则。
第三句“官无小大皆行己”,意为无论官职大小都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杨公的独立精神和坚定信念,即使面对高位也不忘初心。
第四句“理有是非宁问渠”,意谓处理事情要有主见,不要受别人意见左右。这句话表明了杨公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风格,他不轻易受他人影响,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第五句“赋似长杨犹悔作”,意为他的辞赋如《长杨赋》一样,但自己却后悔写它了。这句诗反映了杨公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和自我批评,他认为自己的辞赋并不完美,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的创作。
第六句“材如雄剑独藏馀”,意为其才华如雄剑一般,独自留存。这句话赞美了杨公的才能和品质,认为他的才华是独特的,值得世人铭记。
第七句“方相掩泪催归去”,意为杨公被贬时掩面流泪,他的作品只有《子政书》流传于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公遭遇的同情和对他的才华的赞美。
第八句“遗稿空存子政书”,意为杨公被贬时掩面流泪,他的作品只有《子政书》流传于世。这句话暗示了杨公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利用,他的遗稿只有《子政书》流传下来。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材,通过对杨公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