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有二月,期三百六旬。
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
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
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
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
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闲人。
岁籥逡巡换,春炜次第新。
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
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
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
冬十有二月,期三百六旬。
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
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
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
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
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闲人。
岁籥逡巡换,春炜次第新。
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
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
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
注释:
- 冬:季节名称,指冬季或冬天。
- 期:约定时间、期限。
- 三百六旬:三百零六天,约等于一年左右的时间(古代以干支纪年法)。
- 高怀:高尚的胸怀,宏大的志向。
- 宇宙:指天空、大地、万物等一切空间和事物。
- 良会:美好的相遇。
- 乘兴:兴致勃勃、意气风发的样子。
- 访:拜访。
- 安道:指隐居者或隐士。
- 叩窗:敲窗户。
- 孔宾:孔子的门徒。
- 袭人:香气扑鼻、芳香扑鼻。
- 炙:烤、晒。
- 犀珍:珍贵的犀牛角。
- 风景:自然风光,指山水风景等。
- 乾吟笔:指用笔描写大自然的景象。
- 林花:森林中的花朵。
- 溪山:山川河流。
- 逢:遇见。
- 水竹:指水边的竹子,常用来形容清雅的环境。
- 履:踏步。
- 岁籥:指年岁或岁月。
- 逡巡:慢慢地、渐渐地。
- 春炜:春天的阳光。
- 抚时:感慨时光流逝。
- 易失:容易失去。
- 涉道:涉足道路、经历人生。
- 冥心:专心致志于某项事物或活动。
- 相期:相互期许,相互期待。
- 无斁:没有厌倦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作者李德秀在冬天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冬十有二月,期三百六旬”: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季节是冬天,他与某个人约定了三年的时间。
- “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诗人心怀宽广,想要掌握整个世界,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
- “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诗人兴致勃勃地拜访了一位隐居者,并与其对话。
- “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诗人闻到了芬芳的香气,眼前的景色仿佛是珍贵的犀牛角。
- “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
- “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闲人”:诗人遇到了曾经的老朋友,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岁籥逡巡换,春炜次第新”:岁月匆匆,春天来临,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 “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意识到追求真理的道路是那么的遥远和艰难。
- “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诗人通过观察世间万物来理解天道,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 “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诗人期待与对方共同度过美好时光,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忘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