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
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
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
水月本同体,其中根于阳。
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
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闲忙。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与浮云的互动景象。诗中用“狂”字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解析:
第一句:“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 金低辟老火: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光芒柔和而明亮。
- 明月琯行仲商:这里的“琯”指的是一种古代的乐器,通常与音乐有关。”行仲商”则形容月亮发出的光芒如同音乐般流转。
第二句:“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
- 阴之中:这里可能是说月亮在夜晚的天空中的位置,它位于地球的阴影之下。
- 正与日相望:虽然月亮在夜晚出现,但诗人认为它与太阳一样,都是天空中发光的物体。
第三句:“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
- 横相掩:描述浮云遮挡住了月亮的光芒,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人谓妒且狂:这里可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浮云的批评,认为它们过于强烈地干扰了自然之美。
第四句:“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
- 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解和接纳。月亮和云彩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没有谁对谁有害,它们只是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第五句:“水月本同体,其中根于阳。”
- 水月本同体:月亮在水中反射出的影像与月亮本身是同一个东西。
- 根于阳: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月亮的光源来自太阳,也就是说,月亮之所以能够发出光芒,是因为有太阳能量的支持。
第六句:“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
- 描述了月亮内部的情况,它的光辉是内敛的,但在特定时刻会释放出来,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第七句:“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闲忙。”
- 这可能是在说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和深层次的东西。月亮的光辉虽然美丽,但人们更应该去理解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自然规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月亮、浮云等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对自然和科学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深入观察和理解自然,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