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不作恶,岂是人真情。
作恶既已久,此情何由平。
昔我少年时,与居多戏争。
虽曰诸父行,同队犹弟兄。
先公最怜君,训告尤丁宁。
岂知十载后,星散各经营。
往年招真岩,君尝送我行。
夜饮不计酒,晓骑驰霜明。
今我发渐白,茕然对空觥。
君乃辰州去,迢迢湘水清。
一官会自奋,唾手收功名。
如何还送君,溪头舟已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第一句“离别不作恶”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能够保持善良、不做恶事的愿望。这里的“作恶”指的是做坏事,而“不作恶”则是希望对方能够保持善良品质。

第二句“岂是人真情”则表示这种愿望并非出于人之真情,而是有其他原因。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利益或欲望驱使。

第三句“作恶既已久,此情何由平”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不能保持善良。这里的“作恶既已久”可能指的是对方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坏事。而“此情何由平”则是在问这些坏事是如何形成的,即为什么无法消除这种坏的行为。

接下来的诗句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之间的欢乐时光,如“昔我少年时,与居多戏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虽曰诸父行,同队犹弟兄”。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尽管他们都是长辈,但在队伍中仍然是兄弟般亲密无间。

作者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如“先公最怜君,训告尤丁宁。”这里的“先公”可能指的是自己的父亲或其他长辈,而“最怜君”则是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宠爱。同时,“训告尤丁宁”也表达了对这些忠告和教导的重视和重视。

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如“岂知十载后,星散各经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这里可能是指双方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和经营。

作者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如“往年招真岩,君尝送我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当年,他们曾在招真岩相聚,并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而“君尝送我行”则表达了对这段时光的留恋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对当前情况的描述:现在,自己已经年华老去,而对方却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能孤身一人面对空荡荡的酒杯。而对方即将前往辰州担任推官,两人又将分离。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