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眼无特见,多以形似非。
波流一荡靡,莽然浑无依。
岂不有天才,又思众所讥。
蹉跎度岁月,竟作浅陋归。
随世得富贵,事业徒纤微。
伟哉六经书,圣贤所发挥。
【注释】
建阳:今属福建省。
俗眼无特见,多以形似非:世俗的眼光没有特殊的识别能力,常常认为不是的东西就是不像。
波流一荡靡:波浪像流水一样,不断荡漾、飘摇。
莽然浑无依:茫茫一片,没有依托。
岂有天才:哪有天生的才能?
又思众所讥:又要想到众人所讥笑的。
蹉跎度岁月:白白地消磨了岁月。
六经书: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儒家经典。
纤微:细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在建阳(今属福建省)任县令时作的。
此诗写自己对世俗眼光和周围环境的不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用“俗眼”“浪荡”等词,讽刺世俗之人不能明辨是非;用“岂有天才”“又思众所讥”等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苦闷;最后两句则表明自己虽有远大理想,但因遭世态炎凉、环境恶劣而未能实现。
诗的首联说世人没有特别的识别能力,总是以貌取人,因此作者认为自己虽然有非凡的才能和抱负,却得不到认可和重视。颔联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遭遇和心情。“波流一荡靡”,比喻自己如同被大水冲刷、无所依靠的小船,漂泊不定,无法安定。“莽然浑无依”,形容自己处于一个混沌的世界之中,既无法找到依托,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眼光和周围环境的不满。“岂有天才”指的是自己虽然有非凡的才能,但却被世俗的眼光所忽视;“又思众所讥”,则是说自己不仅要面对他人的嘲笑和批评,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尾联则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伟哉六经书”,称赞《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儒家经典是圣贤们所发挥出来的伟大之作;“事业徒纤微”,则表示自己虽然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由于现实的困难和挫折而未能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