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
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僧稀梵呗少,石险松竹瘦。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注释】峥嵘:高大雄伟的样子。
两山门:两座山门。共挹:共同观赏。一水秀:一条清澈的溪流,形容景色优美。
滩声千鼓鼙:滩上的声音像千面鼓一样响。鼓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水流。
石壁万龛窦:石头上的洞穴多得数不清,像万眼洞窟。
何人植翠柏:谁栽种了这些翠绿的小柏树?
幽径出尘囿:幽静的小路上走出了尘世。
金银佛寺古:寺庙金碧辉煌。
夜籁笙竽奏:夜晚的梵呗声音,就像笙管乐器的演奏声。
僧稀梵呗少:僧人稀少,梵呗声音少。
石险松竹瘦:石头险峻陡峭,松竹因风雪而显得消瘦。
惟当效乐天:只有应当效仿白居易(乐天)。
弃冠绶:辞官不做。冠,指官员的帽子;绶,指系在官服上的丝带。
【赏析】此诗作于大和七年(833年)秋,诗人任监察御史时赴洛阳,途中游览龙门石窟,登八节山观皇龛、看经寺,游赏宝应寺等。这首诗是其游龙门时所作。
第一首写游山观景。开头两句“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描写了龙门石窟的雄伟壮观。龙门有东山和西山之分,山上有东西两山门,两山门之间,有一条潺潺流水,这就是著名的伊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两座山峰巍峨高耸,一条清澈的溪流从中间流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第二联“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则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声音和石头上的洞穴。千鼓鼙,形容溪水的流动声如千面鼓齐鸣;万龛窦,指石壁上有许多洞穴。这两句的意思是:溪水中的浪花拍打岩石发出千般声响,石头上的洞穴如同无数眼睛,仿佛在窥视着人间的一切。
第三联“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则转入对树木的描写。何人植翠柏,指的是是谁栽种了这些翠绿的小柏树;幽径出尘囿,则是指那些幽静的小路上走出了尘世。这两句的意思是:到底是谁栽种了这些翠绿的小柏树,使得那些幽静的小路上走出了尘世的人们?
第四联“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富丽堂皇和夜晚的梵呗声。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金银闪闪发光的佛像和古老的寺庙,在夜晚里传来了阵阵梵呗声。
第五联“僧稀梵呗少,石险松竹瘦”则转入对山林的描写。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僧人稀少,梵呗声也少了,石头险峻陡峭,松竹因此显得更加消瘦。
第六联“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则是作者的感慨之词。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只有在此时此地效仿白居易那样的文人,才能找到心灵的寄托,等到将来有朝一日我将辞官不做,远离官场,不再为名利所困。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树木、寺庙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龙门石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