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死已久,交情云雨翻。
平生我知子,窥见墙及肩。
老骥叹伏枥,壮士悲暮年。
百金空鬻技,未分齿发殚。
哀哉兔丝蔓,生理寄所缠。
君看秋风至,扫荡何时安。
谁令三径荒,投老食屡艰。
短绠谩自持,欲引百尺泉。
造物不我私,同彼草木繁。
不求桑榆暖,乃慕松桂寒。
学稼虽可贱,乐志良独难。
当观五鼎食,不异瓢与箪。
卜筑愿俱栖,勿学鸡相连。
作诗置坐右,勉视后者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题目为《和叔宽赠李方叔》。下面是对每一句的翻译:

  1. 管鲍死已久,交情云雨翻。
  • 管仲和鲍叔是古代著名的友谊典范。这里用“云雨”来比喻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就像云和雨一样紧密且持久。
  1. 平生我知子,窥见墙及肩。
  • “知子”表示了解你,而“窥见墙及肩”则形容两人关系亲密,仿佛可以互相看见对方的后背。
  1. 老骥叹伏枥,壮士悲暮年。
  • 老马虽然感到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奔跑了(伏枥),但仍然发出叹息;壮士因为到了人生的晚年(暮年)而感到悲哀。
  1. 百金空鬻技,未分齿发殚。
  • 拥有百金的人可能会卖掉自己的技艺去追求更多的财富。这里的“齿发殚”指的是人的年岁已经很大,头发和牙齿都快要用完了。
  1. 哀哉兔丝蔓,生理寄所缠。
  • “兔丝蔓”指的是缠绕在身上的菟丝草,象征着人生的种种纠缠和束缚。
  1. 君看秋风至,扫荡何时安。
  • 当秋风来临之际,一切都会随风消散。这里的“秋风”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换。
  1. 谁令三径荒,投老食屡艰。
  • 是谁使得我们这些老人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
  1. 短绠谩自持,欲引百尺泉。
  • 短绳无法拉到泉水,比喻自己的努力无法达成目标。这里的“绠”指的是汲水的工具,“百尺泉”则象征着高远的目标。
  1. 造物不我私,同彼草木繁。
  • 大自然不会偏爱任何人或事,万物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法则的尊重,以及对万物平等的看法。
  1. 不求桑榆暖,乃慕松桂寒。
  • 不再追求夕阳的温暖,反而羡慕松树和桂花的清香。这里的“桑榆”、“松桂”分别代表晚年和高洁的品质。
  1. 学稼虽可贱,乐志良独难。
  • 虽然种地是卑微的职业,但保持志向却很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节操的坚持和不易。
  1. 当观五鼎食,不异瓢与箪。
  • 如果能够享受五鼎盛宴,那么即使是瓢和箪也无所谓了。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
  1. 卜筑愿俱栖,勿学鸡相连。
  • 希望找到一个地方居住,像鸟儿那样相互依偎在一起,不要学那些鸡群相随的丑态。这里强调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1. 作诗置坐右,勉视后者鞭。
  • 把诗作为座右铭放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进步。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和学问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境遇和感悟,表达了对友情、生活、自然、道德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管仲和鲍叔、老骥、壮士、兔丝等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个人感受,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