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龊騃千金子,憬彼憸民亦有徒。
蹴踏惟应怯龙象,灌输何足计瓶盂。
神锥曾见汝颍士,道韵也欣山泽癯。
栗尾著书趋圣处,老勤端恐负师模。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诗眼和写作背景来理解。

第一联:天然龊騃千金子,憬彼憸民亦有徒。

“天然”即自然天性。这两句是诗人对那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人的嘲讽。

第二联:蹴踏惟应怯龙象,灌输何足计瓶盂。

“蹴(cù)蹋”,指践踏、蹂躏。“龙象”,这里指佛教中的两种象征。“瓶盂”,指酒器、食器。这两句是说,那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人,即使被践踏也毫无惧色,即使被灌输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根本无心向学啊!

第三联:神锥曾见汝颍士,道韵也欣山泽癯。

“神锥”,即神针、神算。“汝颍”,今河南许昌一带,因周武王灭商后分封于此地而得名。“道韵”,指道家的学说。“山泽癯”,指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隐士。这一句是说:那些曾经在汝、颍一带出仕的人,如今也像隐士一样远离尘嚣,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对于道家的学说也充满敬意,并为此感到快乐。

第四联:栗尾著书趋圣处,老勤端恐负师模。

“栗尾”指《春秋》一书,“著”是书写的意思。“圣”,指圣人孔子。“师模”,即模范,榜样。这一句是说:那些曾经追随孔子学习的人,如今也像自己一样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但自己年纪渐长,精力渐衰,担心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教导啊!

【答案】

译文:

天生的鄙陋无知的人,也有他们的可取之处。践踏别人就像踩在龙背上、象背上一样,毫不在意;给人家灌输知识却像给瓶子、水壶中注水那样微不足道。曾见过神针般锐利的目光,赞赏过山泽间淡泊名利的隐士。如今也像自己一样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一篇篇佳作。年事已高,精力渐衰,怕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教导啊!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前六句是对那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之人的讽刺与抨击,表现了作者对这些人既鄙视又无奈的复杂感情。后六句则是对自己当年弃儒从释的回顾和追忆,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真谛的理解和追求,以及晚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读书热情的豪迈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