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
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
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峨嵬。
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
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
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
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埼岸横舟昔时处,刻划独免漫苍苔。
梵刹青莲旧僧社,径遂几合无人开。
方今九原如可作,足使四海无凋摧。
封章千载垂可否,玉堂黄閤犹儋雷。
精义穷神致实用,不变生死无去来。
天下书生践遗迹,棠荫处处思贤哀。

注释及赏析

首联:“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

  • 幅巾:指戴在头上的布巾,这里可能用来遮阳或表示隐居之意。
  • 彭泽:地名,位于中国江西省。
  • 醅:未滤过的酒。
  • 尺书:古代书信的长度单位,一尺约30厘米。
  • 来禽栽:即“来禽栽植”,意指种植或培育来禽(一种鸟)。

译文:我戴着布巾在彭泽边嬉戏般地取漉着酒浆,闲暇之余还尝试着栽培来禽。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通过使用“幅巾”、“彭泽”、“醅”等词汇,诗人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农业劳作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颔联:“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

  • 东坡居士:苏轼的别号,因他曾任东坡学士而得名。
  • 五年:此处可能是指作者在彭泽隐居的时间长度。
  • 真主:比喻真正的主人或恩人。
  • 盐梅:古语中的调味品,常用来形容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译文:我已在彭泽隐居五年,期待真正的主人早日出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未来主人的期望。诗人用“真主”和“盐梅”两个意象,强调了自己在彭泽隐居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期待能够有贤能之人来引领时代。

颈联:“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峨嵬”

  • 扁舟:小船。
  • 夷犹:迟疑不决的样子。
  • 水刻窟:水流雕刻形成的洞穴。
  • 双履:两脚。
  • 秃缺峰峨嵬:山峰秃落,形容山势险峻。

译文:我在彭泽边犹豫徘徊,小船在水底雕刻的洞穴旁停泊,双脚站在陡峭的山峰上。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迷茫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未知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尾联:“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

  • 招揖:拱手行礼。
  • 西山:指华山。
  • 东鲁:指泰山。
  • 阊阖: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所住的门,象征权威和尊贵。玉台:指皇宫前的台阶,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译文:我向华山和泰山致敬,回首望去,那些巍峨的宫殿与我所追求的理想不期而遇。

赏析: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以“招揖西山与东鲁”的动作,象征着对外在权威的尊重和向往,而“回首阊阖并玉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句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尾联:“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 标榜:夸耀。
  • 高甍:高大的屋顶。
  • 方外景:超脱世俗的境界。
  • 毫端埃:形容微小之处,不沾染世俗尘埃。

译文:我在屋顶上炫耀着超脱世俗的境界,不为世俗所侵扰。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清高、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标榜高甍方外景”,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即远离尘嚣、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同时,“不染时世毫端埃”则表明诗人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