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公振旅来,河湟新奏捷。
诗礼壮斋坛,荆州初妥帖。
王郎赋缁衣,旦暮刷燕越。
从容挽六钧,邂逅记三箧。
赏奇必先睹,语怪尤欣惬。
樵径曳斑杖,僧窗敷白氎。
解颐千虑却,爬痒众宾厌。
辕门熊虎士,铁面竦长鬣。
椎牛赴大釂,割肉挥长铗。
酸寒商公邑,会我萦仕牒。
儿嗥羹不糁,女瘦裙剩摺。
嫉邪发冲冠,忧国须屡镊。
侯家有美载,寒冬相暖热。
騕袅带青萍,於菟包璅甲。
风磴好扶轮,冰溪多病涉。
凄凉熊耳下,小雪轻尘浥。
升堂语君公,浚治千楼堞。
勉勉足兵食,孜孜抚疲苶。
政成在简易,可大贤人业。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王机宜,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乃公振旅来,河湟新奏捷”这两句,描述了王机宜的到来,带来了好消息,河州和湟州的胜利消息。这里的“乃公”,指王机宜,“振旅”,意为整顿军队,出征。“河湟”,指黄河以南的甘肃。“奏捷”,意为向皇帝报告胜利的消息。
“诗礼壮斋坛,荆州初妥帖”这两句,描绘了荆州(今湖北一带)的情况。“诗礼”,指的是诗和礼仪,这里指代王机宜对荆州的治理。“斋坛”,是指祭祀的场所。“荆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王机宜治理的地方。“初妥帖”,意味着开始安定下来。
“王郎赋缁衣,旦暮刷燕越”这两句,描述了王机的才华和能力。“王郎”,指的是王机宜。“赋缁衣”,是指创作诗歌。“旦暮”,表示早晚、频繁的意思。“刷燕越”,意为治理燕、越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王机宜治理边疆的功绩。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王机宜在荆州的事迹。“从容挽六钧,邂逅记三箧”这两句,描述了王机宜在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不迫。“挽六钧”,是指拉紧六只大绳子(比喻控制局势)。“三箧”,指的是三个箱子。这里的“邂逅”,意为偶然相遇。
“赏奇必先睹,语怪尤欣惬”这两句,描述了王机宜的喜好。“赏奇”,指的是欣赏奇特的事物。“必先睹”,是指一定要先看。“语怪”,意为谈论奇异的事情。“尤欣惬”,意为非常喜欢、满足。
“樵径曳斑杖,僧窗敷白氎”这两句,描绘了王机的生活环境。“樵径”,是指砍柴人的小路。“曳斑杖”,是指拉着斑驳的拐杖。“僧窗”,是指僧人的房间。这里可能指的是王机的住所。“敷白氎”,是指铺设白色的席子。这里的“白氎”,是指白色席地。
“解颐千虑却,爬痒众宾厌”这两句,描绘了王机宜的智慧和魅力。“解颐”,是指开怀大笑。“爬痒”,是指痒得难受。“众宾”,指众多的宾客。这里的“厌”,意为厌烦、厌恶。
“辕门熊虎士,铁面竦长鬣”这两句,描绘了王机的威严和勇猛。“辕门”,是指军营门口。“熊虎士”,是指勇猛的士兵。“铁面”,是指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竦长鬣”,是指昂首挺胸的样子。这里的“长鬣”,是指长毛的马尾。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王机宜的赞美之词,展现了王机宜的智慧、魅力、能力和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