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
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
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
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
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
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
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
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驺。
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
炯然径寸珠,藏此百结裘。
意行无车马,倏忽略九州。
邂逅独见之,天与非人谋。
笑我方醉梦,衣冠戏沐猴。
力尽病骐骥,伎穷老伶优。
北山有云根,寸田自可耰。
会当无何乡,同作逍遥游。
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
九日次定国韵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
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
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
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
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
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
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
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
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
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驺。
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
炯然径寸珠,藏此百结裘。
意行无车马,倏忽略九州。
邂逅独见之,天与非人谋。
笑我方醉梦,衣冠戏沐猴。
力尽病骐骥,伎穷老伶优。
北山有云根,寸田自可耰。
会当无何乡,同作逍遥游。
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朝菌、蟪蛄等物以及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叹,表达了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之情。
首先来看第一句,“朝菌无晦朔”,这里的“朝菌”是一种生活在早晨的菌类植物,没有明确的晦朔(即农历初一和十五)。诗人以朝菌为喻,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接着第二句“蟪蛄疑春秋”,蟪蛄是一种寿命短促的昆虫,它无法确定自己的年龄是否已经度过了春秋两季,这也反映了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
第三句是“南柯已一世”,以南柯故事中的树影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南柯一梦般的生命经历让人感慨时光荏苒。
第四句“我眠未转头”,诗人以自身的感受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活了很久,但仍然感觉自己像是刚刚入睡一般,这种反差让人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第五句“仙人视吾曹”,诗人将自己与其他凡人相比,认为仙人看待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是多么渺小。
第六句“不知蛮触氏”,这里提到的蛮触氏是一个古代传说中的部落,他们之间争斗不休,相互伤害。诗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社会上的人相互争斗、相互伤害的现象。
第七句“自有两国忧”,诗人借用战国时期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来暗示社会中的人们因为争斗而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纷争的讽刺。
第八句“我观去来今”,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年轻时的懵懂无知到中年时的挣扎迷茫,再到老年时的释然和平静。这体现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和变迁。
第九句“未始一念留”,诗人强调了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态度,没有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第十句“奔驰竟何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的无力感,即使奋力奔跑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第十一句“而起无穷羞”,诗人感到羞愧的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最终只能落得个空虚和失望的结局。
第十二句“王郎误涉世”,诗人批评一些人们过于沉迷于世俗的生活,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
第十三句“屡献久不酬”,诗人表示自己多次奉献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是对自己努力付出的无奈和辛酸。
第十四句“黄金散行乐”,描述了富贵人家享乐生活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为了追求享乐而放弃责任和担当的态度。
第十五句“清诗出穷愁”,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摆脱了贫困和烦恼的束缚。
第十六句“俯仰四十年”,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从青涩的少年时代到现在的暮年时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第十七句“始知此生浮”,诗人终于认识到人生如浮萍般飘渺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
第十八句“轩裳陈道路”,诗人描绘了官员们身着官服、头戴官帽行走在路上的情景,象征着官场中的繁华与喧嚣。
第十九句“往往儿童收”,这里的“收”字意味着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也会捡起这些物品,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的分化。
第二十句“封侯起大第”,诗人用封侯起大第的典故来讽刺一些人只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略了道德和责任。
第二十一句“或是君家驺”,这里的“或是”表示或许如此,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暗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第二十二句“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诗人通过描述负贩人的故事来表达对于普通人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第二十三句“炯然径寸珠”,这里的“炯然”形容明亮的样子,而“径寸珠”则指的是微小的珍珠。诗人用这样精致的比喻来形容那些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事物。
第二十四句“藏此百结裘”,诗人通过描述百结裘的制作过程来强调其质地精良、工艺复杂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珍贵物品的珍视之情。
第二十五句“意行无车马”,诗人表达了自己出行时不需要车马的轻松心情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淡薄态度。
第二十六句“倏忽略九州”,这里的“倏”表示突然之间,而“九州”则是指中国。诗人用这样简洁的句子来表达对于国家疆域的漠视之意。
第二十七句“邂逅独见之”,这里的“邂逅”表示偶然相遇的意思,而“独见之”则表示只有自己能够看见或理解其中的道理。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强调自己对于事物的独特见解和理解能力。
第二十八句“天与非人谋”,这里的“天与”表示天命和自然规律的安排,而不是人为的策略或者算计。诗人用这样的观点来表达对于命运的敬畏和顺应的态度。
第二十九句“笑我方醉梦,衣冠戏沐猴”,诗人用醉酒和模仿猴子玩耍的场景来讽刺那些醉心于名利而忘记本真之人的行为。
第三十句“力尽病骐骥,伎穷老伶优”,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体力衰竭、技艺枯竭的状态来表达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疲惫和无奈之情。
第三十一句“北山有云根”,这里的“北山”指的是北方的山峰,而“云根”则指的是山间云雾缭绕之处。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表达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于远离尘嚣的向往之情。
第三十二句“寸田自可耰”,这里的“寸田”指的是小块的土地,而“耰”则是指一种农具。诗人用这样朴素的描写来表达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辛勤劳作的尊重之情。
第三十三句“会当无何乡”,这里的“无何乡”指的是一个理想的境地,无需担忧世事纷扰的地方。诗人用这样的愿望来表达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第三十四句“同作逍遥游”,这里的“逍遥游”代表着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游历天下的境界。诗人用这样的愿望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十五句“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这里的“城郭”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房屋,而“累累丘”则形容堆积如山的土丘。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表达对于城市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于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