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借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注释:
- 访益上人兰若:拜访益上人的住所。益上人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的住所名为“兰若”,是佛教用语,意指清净的寺庙。
- 独寻青莲宇:独自一人寻找青色的莲花般的建筑物。青莲通常用来形容佛寺的庄严和宁静。
- 行过白沙滩:走过白色的沙滩。这里的“白”指的是沙滩的颜色,可能是由于沙质纯净或天气原因造成的。
- 一径入松雪:一条小路通向松林和雪地。这里的“松雪”形象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的景象,松树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壮观。
- 数峰生暮寒:几座山峰在傍晚时分显得特别寒冷。这里的“寒”字突出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
- 山僧喜客至:山里的僧人喜欢客人的到来。这里的“喜”字表达了僧人对访客的欢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僧人与外界的联系。
- 林阁借人看:在树林中的阁楼里借用给客人看。这里的“林阁”可能是指僧人的住所,而“借人看”则表明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 吟罢拂衣去:吟诗完毕便拂袖而去。这里的“拂衣”形容诗人离开时的洒脱,也暗示了他对这次访问的满意和愉快。
- 钟声云外残:远处传来钟声,声音悠长而微弱。这里的“云外”形容钟声从远处传来,给人一种空灵、遥远的感觉,而“残”字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益上人兰若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青莲”、“白沙滩”、“松雪”、“暮寒”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此外,诗中的一些细节还透露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对僧人生活的尊重,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美感和哲理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