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踵螭阶入右垣,曾参何敢望渊骞。
复门重庆登庸命,枢閤仍陪话旧筵。
贵贱交情都不改,始终风节固难迁。
公卿平日推高誉,朝论今谁过邓先。
继踵螭阶入右垣,曾参何敢望渊骞。
复门重庆登庸命,枢閤仍陪话旧筵。
贵贱交情都不改,始终风节固难迁。
公卿平日推高誉,朝论今谁过邓先。
注释:
- 继踵(zǒng):跟随。螭(chī)阶:指皇宫中精美的台阶。
- 曾参(cēn):春秋时期鲁国贤人。《论语》中记载曾参为人诚实,孔子称赞他“吾与点也”。
- 复:又、再。
- 重庆:指汉代名臣董仲舒,字子公,封江阳侯,后为江陵侯,故称“重庆”。
- 登庸:提拔任用。
- 枢(suí)閤:指东汉大将军窦宪府中的幕僚。
- 贵贱交情都不改:指无论身份高低,友情都不变。
- 风节:风度和气节。
- 邓先:邓禹,东汉初年名将,官至大司徒、太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赞美。全诗共三首,依次吟诵了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第一首:“继踵”句:描述了人们纷纷进入皇宫的情景,比喻众人追随而来。
第二首:“曾参”句:借用曾参不愿做官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第三首:“复门”句:描绘了董仲舒被提拔为江阳侯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最后两句“贵贱交情都不改,始终风节固难迁。”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友谊的永恒和道德的高尚。而“公卿平日推高誉,朝论今谁过邓先。”则表达了在朝廷中,只有邓禹这样的贤才才能超越他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也展示了他对道德品质的崇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