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西与莽苍连,隔岸人家小径穿。
满目风光杳无际,柳如山色草如烟。
这首诗是诗人和梁的颍州西湖十三题中的“涵春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诗句解析:
第一句:“郊原西与莽苍连”
这句诗描述了郊野的原野西部与莽莽苍苍的山峦相连的景象。”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西与莽苍连”则形象地表达了原野西边与山峦接壤的情景。”莽苍”用来形容山势连绵、草木茂盛的样子。第二句:“隔岸人家小径穿”
此句描绘了在原野上,一条小径从对岸穿过的景象。”隔岸”意味着两岸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人家”则是指居住的人或房屋,”小径穿”则形容这条小道细长而曲折,像是穿梭在两岸之间的路径。第三句:“满目风光杳无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所见风景之广阔无垠,无边无际。”满目”即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风光杳”则形容景色辽阔得看不到尽头。第四句:“柳如山色草如烟”
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柳树的枝条比作山的颜色,将草地比作烟雾。这种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使得自然景物更加栩栩如生。
译文:
田野的西边与莽莽苍苍的山脉相接,
隔着河岸有一条小路蜿蜒前行。
眼前尽是开阔无垠的风景,
柳树如山一样青翠,草丛似烟般朦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大自然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句“郊原西与莽苍连”,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更通过“西与莽苍连”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了原野与远山相接的壮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的自然之中。次句“隔岸人家小径穿”,则巧妙地运用了空间的转换,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宽阔的原野引向了蜿蜒的小径。这里的“隔岸”既指实际的地理分隔,也暗含了一种情感上的隔阂,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接着,诗人以“满目风光杳无际”作为收尾,再次强调了视野之广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和期待。最后一句“柳如山色草如烟”,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柳树的翠绿和草地的朦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还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美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