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大雪酒价高,我送故人倾浊醪。
酒阑置杯欲话别,不觉中心生郁陶。
丈夫聚散岂为念,所叹人事多徒劳。
忆昔我年未弱冠,西来观艺游神皋。
金门献赋嗟失路,因循四载何所遭。
京华碌碌少知己,但闻嘲弄声嗷嗷。
今年诏书恤西事,大开言路烝群髦。
因思平生负气概,临事始可观持操。
长缨羁虏岂无计,策虑未献心徒忉。
感君壮志正凌厉,术业沈究钤与韬。
上书论画兵家事,直请西去亲鞬櫜。
又言若将众十旅,可为手足除纷搔。
逾时待报不闻命,西秦便欲从游遨。
束书携剑瞥然去,却顾名利轻如毛。
我谓方今正急士,帝言屡下搜英豪。
公卿悉意奉诏旨,推贤好善如干旄。
劝君失意且韬养,有能必见时称褒。
中朝列爵本驭众,进任将相皆儒曹。
一时未遇何须叹,吾辈岂久居蓬蒿。

这首诗名为《送王秀才出京》,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解读与注释:

  1. 都城大雪酒价高,我送故人倾浊醪。
  • “都城”指的是当时的京城长安。
  • “大雪”表明了天气的严寒和冬季的到来。
  • “酒价高”反映了当时酒的价格昂贵,可能是因为冬天寒冷的缘故。
  • “我送故人”中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旧相识。
  • “倾浊醪”意味着用浑浊的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能含有离别之意。
  1. 酒阑置杯欲话别,不觉中心生郁陶。
  • “酒阑”表示酒宴即将结束。
  • “置杯”是指摆放酒杯准备敬酒。
  • “欲话别”表达了想要告别的心情。
  • “不觉”表示没有意识到,即在不知不觉中。
  • “心中心”指内心深处。
  • “生郁陶”意指心中充满了忧郁。
  1. 丈夫聚散岂为念,所叹人事多徒劳。
  • “丈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英雄豪杰或者有志之士。
  • “聚散”表示朋友之间的相聚与分离。
  • “岂为念”表示不应该过分纠结于这些聚散之事。
  • “所叹人事多徒劳”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徒劳感叹。
  1. 忆昔我年未弱冠,西来观艺游神皋。
  •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的成年礼,古代男子成年后需束发戴成人帽,以示成熟。
  • “西来”可能指的是向西去旅行或学习。
  • “观艺游神皋”可能是指观看艺术表演或者游览名胜古迹。
  1. 金门献赋嗟失路,因循四载何所遭。
  • “金门”是指皇宫中的金门殿,是文人进宫献赋的地方。
  • “献赋”指的是向皇帝贡献诗文。
  • “嗟失路”表示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了仕途的机会。
  • “因循四载”暗示了长时间未能获得晋升。
  • “何所遭”询问自己遭遇了什么困难或挫折。
  1. 京华碌碌少知己,但闻嘲弄声嗷嗷。
  • “京华”指的是京城之中,繁华之地。
  • “碌碌”表示碌碌无为或平庸。
  • “少知己”可能是指缺少真正的知心朋友。
  • “但闻嘲弄声嗷嗷”表示只听到别人的嘲讽声。
  1. 今年诏书恤西事,大开言路烝群髦。
  • “诏书”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 “恤西事”可能是指对西边地区的关怀或帮助。
  • “大开言路”意味着朝廷鼓励言论自由,让更多的人可以发表意见。
  • “烝群髦”可能是指聚集了许多杰出的年轻人才。
  1. 因思平生负气概,临事始可观持操。
  • “平生”表示一生或过去的生活。
  • “负气概”可能意味着曾经拥有豪迈的气概。
  • “临事始可观持操”是指在面对事情时开始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
  1. 长缨羁虏岂无计,策虑未献心徒忉。
  • “长缨”可能是指长绳,用来束缚敌人的象征。
  • “羁虏”表示囚禁敌人的行动或状态。
  • “岂无计”表示是否有其他的策略或方法可以尝试。
  • “策虑未献”可能是指考虑周全的计划还没有提出。
  • “心徒忉”表示内心感到忧虑或不安。
  1. 感君壮志正凌厉,术业沈究钤与韬。
  • “感君”指的是对他人的感激或敬意。
  • “壮志正凌厉”形容某人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
  • “术业沈究钤与韬”意味着对技能和学问的深入钻研和精通。
  1. 上书论画兵家事,直请西去亲鞬櫜。
  • “上书”指上奏皇帝的文书或建议。
  • “论画兵家事”可能是指讨论战争策略或军事方面的事情。
  • “直请西去亲鞬櫜”意味着直接请求派往西边去亲自管理弓箭袋等军备物资。
  1. 又言若将众十旅,可为手足除纷搔。
  • “若将众十旅”可能是说如果率领一支军队或部队。
  • “可为手足除纷搔”意味着能够通过军队的力量解决纠纷或问题。
  1. 逾时待报不闻命,西秦便欲从游遨。
  • “逾时”表示等待了一段时间。
  • “不闻命”可能是指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或命令。
  • “西秦”可能是指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 “便欲从游遨”意味着打算跟随前往游历或游玩。
  1. 束书携剑瞥然去,却顾名利轻如毛。
  • “束书”可能是指收拾书籍或行囊。
  • “携剑”表示携带武器。
  • “瞥然去”可能是形容迅速离开的样子。
  • “却顾名利轻如毛”意味着回过头来看名利如同微不足道的毛发一样。
  1. 我谓方今正急士,帝言屡下搜英豪。
  • “方今”表示现在或当前。
  • “急士”表示需要贤才的人或地方。
  • “帝言屡下搜英豪”可能是指皇帝多次下令寻找有才能的人或英雄豪杰。
  1. 公卿悉意奉诏旨,推贤好善如干旄。
  • “公卿”是指高级官员或大臣。
  • “悉意奉诏旨”表示全心全意地执行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 “推贤好善如干旄”可能是指推崇贤才并喜欢善良,就像对待旗帜那样庄严。
  1. 劝君失意且韬养,有能必见时称褒。
  • “韬养”可能是指积蓄力量或休养生息。
  • “有能必见时称褒”意味着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得到时人的称赞和表彰。
  1. 中朝列爵本驭众,进任将相皆儒曹。
  • “中朝”可能是指朝廷或者中央。
  • “列爵”可能是指官职或地位。
  • “驭众”可能是指驾驭众人或控制局势。
  • “进任将相”可能是指提升为将领或宰相。
  • “皆儒曹”可能是指所有的儒者都是官员或学者。
  1. 一时未遇何须叹,吾辈岂久居蓬蒿。
  • “一时未遇”表示暂时没有遇到机会或成功。
  • “何须叹”可能是指不必过于悲伤或失望。
  • “吾辈岂久居蓬蒿”意味着我们不会长期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