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邻击鼓北邻听,饮马持戈密相应。
一朝奋跃事争锋,朔气充盈夸战胜。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闲空细柳。
二疆款附岁奔驰,捆载金缯萃渊薮。
饫肥服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
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
庙堂尚论正无为,肯向平时议攻守。
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
非无硕画破妖巢,直遣万里威棱振。
皇天爱人犹赤子,纵欲驱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听誓盟,重获岁时贽琛赆。
斯民怀德乐休兵,戍卒归来解锋刃。
皆言邻徼复清夷,嗟哉异类终难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第一题:西邻击鼓北邻听,饮马持戈密相应
释义:西邻敲打战鼓,北邻则聆听鼓声,两者在战争中紧密配合。
译文:西邻敲击战鼓,北邻则仔细倾听,双方密切合作。
注释:西邻: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称西邻为“东边邻居”。
赏析:此诗描述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西邻与北邻的紧密联系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间的相互依存。
第二题:一朝奋跃事争锋,朔气充盈夸战胜
释义:一旦奋发努力争夺前线,北方的战士充满自信地夸耀他们的成功。
译文:一旦奋力向前争夺胜利,北方战士充满了自信,夸耀自己取得的胜利。
注释:朔气:北方的寒风。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士兵的英勇和自豪感,以及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第三题: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闲空细柳
释义:中原地区已经很久没有战争了,刀枪闲置,士兵们空闲下来。
译文:中原地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战争了,刀剑都闲置不用,士兵们有空闲时间。
注释: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通常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平时期的宁静景象,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第四题:二疆款附岁奔驰,捆载金缯萃渊薮
释义:边疆的两个地区不断向朝廷进贡,每年都在不停地运送财物。
译文:两个边疆地区不断地向朝廷进贡,每年不停地运送财富和丝绸。
注释:疆:边界;金缯:黄金和丝帛。
赏析:这句诗显示了边境地区的繁荣和对朝廷的尊敬。
第五题:饫肥服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
释义:享受富裕生活四十年,只想隐藏自己的行为,忘却过去的恩惠。
译文: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度过四十年,只想掩饰自己的行为,忘却以前的恩惠。
注释:饫肥:形容生活富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自私的行为,即在得到好处后忘记了过去的贡献。
第六题: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
释义:谋士们愤怒不满,壮士们忧虑,他们不断提出忠诚的建议,甚至不惜痛苦地劝说。
译文:谋士们感到愤怒不满,壮士们也感到担忧,他们不断提出忠诚的建议,甚至不惜痛苦地向皇帝进言。
注释:谋夫:智囊团或谋士们。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官员们的不满和对改善现状的渴望。
第七题:庙堂尚论正无为,肯向平时议攻守?
释义:朝堂上还在讨论是否应该无为而治,难道在平时就讨论如何防守吗?
译文:朝堂上的官员还在争论是否需要无所作为,难道在平常时期就应该讨论如何防守吗?
注释:庙堂:朝廷或政府机构。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朝廷内部对于战略方针的不同看法。
第八题: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
释义:北方有三十六个郡,每个家庭都要为国家提供物资来辅助军队。
译文:北方有三十六个郡,每个家庭都要为国家提供物资来支持军队的部署。
注释:朔方:北方地区。
赏析:这句诗展示了北方边防的重要性和居民对战争的支持。
第九题:非无硕画破妖巢,直遣万里威棱振
释义:并非没有好的计划来摧毁敌人的巢穴,直接派遣军队到万里之外来展示国家的威严。
译文:并非没有好的办法能够摧毁敌人的巢穴,直接派遣军队到遥远的地方来展示国家的威严。
注释:硕画:好的计策或计划。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和对国家威望的影响。
第十题:皇天爱人犹赤子,纵欲驱之言亦讱
释义:皇天(上天)还是爱护人民的,即使想要驱使他们(去作战),他们也会感到犹豫和抗拒。
译文:上天仍然爱护人民,即使想让他们去作战,他们也会感到犹豫不决。
注释:讱:抑制或拒绝。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民众情感的理解,认为即使是被迫参与战争,人们也会有所抗拒。
第十一题:彼方束手听誓盟,重获岁时贽琛赆
释义:那边的人束手待命,听从宣誓和盟约,重新获得每年的贡品和其他礼物。
译文:那边的人束手待命,听从宣誓和盟约,重新获得了每年的贡品和其他礼物。
注释:贽琛赆:贡品和礼物。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和平谈判的结果,以及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