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邹鲁地,弦诵久无声。
刀笔迂颜闵,章缝羡甲兵。
谷陵朝暮改,日月古今明。
岁晚高皇帝,犹难致两生。

【注释】:

  1. 东平府文庙:指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东平府孔庙。规模颇壮,其中亦有儒生十数然无一可语者:意思是说东平府孔庙的规模宏伟壮观,里面聚集了十几位学者,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谈论的人。
  2. 邹鲁地:指古代邹国和鲁国的土地,这里泛指孔子的故乡。弦诵久无声:意谓孔庙里过去常有学子前来学习、讲学之声。
  3. 刀笔迂颜闵:颜闵是孔子的两个弟子颜回和曾参。颜回以德行著称,曾参则以学问闻名;颜回和曾参被后世尊为“颜曾”。刀笔,指书写用的工具,这里指书写文字。
  4. 章缝羡甲兵:章缝,指印章上的缝隙,甲兵,指兵器。意谓学者们羡慕那些有功名之人。
  5. 谷陵朝暮改,日月古今明:意谓时政的得失就像早晨和晚上一样,日日夜夜都在变化之中;历史的发展就像日月的运行一样,从古至今都清晰可见。
  6. 岁晚高皇帝: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岁晚,指晚年。高皇帝晚年时,还难以找到能够赏识和重用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东平府孔庙时的观感和思考。全诗表达了对孔庙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才难得、时政变迁等现象的感慨。
    首联:“东平府文庙规模颇壮其中亦有儒生十数然无一可语者。”东平府文庙规模庞大,里面聚集了十多位学者,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谈论的。这是对东平府文庙的赞美之词,同时也暗示了当时儒学界的困境。
    颔联:“当年邹鲁地,弦诵久无声。刀笔迂颜闵,章缝羡甲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年邹国和鲁国的土地已经荒芜,孔庙里过去常有学子前来学习、讲学之声,但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了。颜回和曾参这两位贤人也被后世称为“颜曾”,他们的事迹和思想被广泛传颂,但如今也很少有人能够谈论他们了。
    颈联:“谷陵朝暮改,日月古今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时政的得失就像早晨和晚上一样,日日夜夜都在变化之中;历史的发展就像日月的运行一样,从古至今都清晰可见。这两句是对时政变迁的感慨。
    尾联:“岁晚高皇帝,犹难致两生。”高皇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他晚年时仍然难以找到能够赏识和重用的人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才难得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东平府孔庙的描绘和对时政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对人才难得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