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逢寒食,风声佐雨声。
野坟犹有主,客舍若为情。
家近心逾切,囊空眼便生。
庐山如不过,此去信无名。

【注释】

寒食节:我国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禁火。这天风俗是冷食,即无烟热的食物。江州:指江西的九江一带。旅食:在外为客。逢:遇到。风声佐雨声:风吹雨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野坟:野外无人祭祀的坟墓。主:主宰或支配者。客舍:旅店。家近心逾切:离家越近心中越不安。囊空眼便生:囊中无钱,眼中无光。庐山:指今江西星子县西北庐山。此去信无名:这次出外没有名份。信:通“申”,申诉或说明。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赴江州(今属江西九江)途中。诗以记叙为主,夹杂着作者的感怀。首联两句点明时令,并兼含羁旅之情;颔联描写旅途所见之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颈联抒发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忧虑;末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全诗语言平实、朴素,而感情却十分真挚动人。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时作者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当司马。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上所作,当时诗人因被贬谪而心情抑郁。

首句点明了时令,并兼含羁旅之情。第二句点出了地点及天气,同时烘托了作者凄怆的情怀。第三句紧承第二句,写旅途所见之景,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四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未来前程命运的担忧。末句用反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归家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平实朴素,但感情真挚动人。首句交代时令,点明地点,同时兼含羁旅之情。次句写途中所见,既写出了环境气氛,也烘托了作者凄怆的情怀。第三四句写所见所感。前一句写旅途所见,后一句抒内心感受。最后两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