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手闻弦化,焦头谕檄驰。
鹏方从海运,鳌已戴山移。
虚哭玄元庙,还赓鹫岭诗。
寥寥岛中客,不负故王知。
【注释】
试手:指诗人曾尝试着写诗。弦化:指琴,喻指诗。焦头谕檄驰:焦头烂额的官员在急迫地奔走。谕檄,是古代一种公文,用大红纸张书写,上面写明要传达的命令或告诫。鹏方从海运:鹏,传说中一种能飞的大鸟。海,这里比喻大海。运,航行。鳌已戴山移:神话中,大龟(鳌)载着泰山移动了位置。鳌,大龟。山移,泰山移动。虚哭玄元庙:虚哭,空悲叹。玄元,道教称太昊伏羲氏为“玄元”。庙,指祭拜祖先的场所。还赓鹫岭诗:还,继续、再接上。鹫岭,即鹫峰山,在今安徽歙县。鹫岭诗,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寥寥岛中客:岛中客,指居住在海岛的人。寥落,寂寞、冷清。故王知:过去的君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作者何见山。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前四句为对仗句,后四句为对偶句。诗的开头两句:“试手闻弦化,焦头谕檄驰”,意思是说,诗人曾经试着写诗,但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他急得焦头烂额,四处奔波,去完成皇帝下达的任务。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焦虑。接下来的两句:“鹏方从海运,鳌已戴山移。”意思是说,大鹏飞越于四海,而小龟却只能驮着泰山移动。这两句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物,也暗含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怜与无奈。接着,“虚哭玄元庙,还赓鹫岭诗”两句,诗人以虚情假意的哭诉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最后两句“寥寥岛中客,不负故王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激励,他虽然身在异乡为客,但仍然不忘初心,不负过去君王对他的知遇之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感恩。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