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佳人,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馀乃脱颖,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译文】
丘中有佳人,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余乃脱颖,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叔蕃处所作的《苦椎歌》中的一首。游叔蕃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诗人与游叔蕃交往甚密,两人志趣相投。诗人常来游处作客、品茗、吟诗,游也常邀他来作伴。这首诗就是写于他们一起饮酒赏景时,诗人即兴而作的。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写诗人与游叔蕃相识相交的过程,表现了游叔蕃的高逸和不羁;第二组通过写酒后醉语,赞美了游叔蕃的才华,也表现了诗人对游叔蕃的仰慕之情;第三组则是诗人自己作诗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
第一组诗,开篇即描写游叔蕃的高雅脱俗,“佳人”一词,点明主题,引出下文。接着又用“披褐抱白玉”来进一步烘托游叔蕃的高尚品格。“百年”句是说,游叔蕃虽然年事已高,却仍保持其一贯的傲岸不屈的精神风貌,“百年老风雨”,指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坐阅”,意谓“一直看着”。这既表明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显示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第二组诗中,首句“霜馀乃脱颖”,用典,取自晋代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为“经过寒冬之后,菊花才露出尖尖的嫩芽”。“磊落隐者屋”一句,则形容游叔蕃虽居山野却精神爽朗、胸怀坦荡。“卓尔”二字赞颂了游叔蕃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才华。“虞翻”、“严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狂放之士,诗人在这里把他们与游叔蕃并举,既表达了对游叔蕃的敬仰之情,又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游叔蕃的仰慕之意。最后两句,“世情”二句,意谓世间之人大多只知享乐不知节俭,只有像游叔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食物。“封题”二句,是说由于担心自己的诗歌被世人误解,所以不敢轻易地送给他人,只能将它们珍藏起来,以便日后细细品味。这里的“封题”并非指密封或封存的意思,而是借用古代的一种书写方式——封书,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珍视之心。
尾联两句,“的应”和“雅称”分别指的是“适宜”、“恰当”和“合适”、“匹配”的意思。这里用“的应”来形容游叔蕃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用“雅称”来形容他的诗词与自然之美的完美契合。这既是对游叔蕃人品和作品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的寄寓。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通过对游叔蕃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游叔蕃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认可。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追求自然和谐、崇尚简朴生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