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诗词解析
1. 苕霅水能清
释义:苕霅,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苕霅水清澈见底,象征了纯净和清明。
赏析:通过使用“水能清”来开头,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清新、纯净之美的赞美。苕霅水作为背景,为整首词奠定了一个干净透明的基调。
2. 更有人如水
释义:“人如水”形容人如同流水般清澈透明,没有杂质。这里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暇。
赏析:此处用比喻手法将人物的品质与水的特性联系起来,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表达力,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人物的高洁品格。
3. 秋水横边簇远山
释义:秋天的时候,江边的水平静如镜,远处的山峦倒映其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观。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给人以静谧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宁静而美好的。
4. 相对盈盈里
释义:两个人面对面站立,彼此间的距离很近,仿佛相互之间只有一衣之隔,但内心却彼此独立。
赏析: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情感距离,展现了两人之间既亲密又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关系,增加了诗意与深度。
5. 溪上有鸳鸯
释义:溪流中有成双成对的鸳鸯,它们在小溪中嬉戏。
赏析:鸳鸯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此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人物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
6. 艇子频惊起
释义:船儿频繁地被惊吓,可能是由于水面上的风浪或是岸边的动静。
赏析: 这个动作描写增强了场景的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活跃,也反映了人物因外界因素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7. 何似收归碧玉池
释义:与其这样频繁受到打扰,不如将船只停靠在一个清澈如碧玉的水池中。这里的“碧玉池”可能象征着平静、安全的环境。
赏析: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对于稳定、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物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8. 长在阑干底
释义:长年累月地停在栏杆旁边。这句话意味着人物长期处于这个环境中,形成了一种习惯或依恋。
赏析:这表达了人物与环境的深厚联系,也可能暗示了人物对现状的满足或依赖。
译文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赏析
这首词以苕霅水为线索,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风景画。诗人通过对苕霅水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清澈、纯净自然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人引入了“人如水”这一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高洁品质。此外,通过描写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互动,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整首词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人性高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