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全诗如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注释与赏析: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这句描述了湖面风起时波涛浩渺的景象,秋天已经接近尾声,荷花的红色逐渐稀疏,香气也逐渐减少。这里的“浩渺”和“暮”、“红稀香少”都传达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湖水和山色似乎与诗人亲近,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美好。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慨。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这里提到莲子已经成熟,荷叶变得苍老,而苹花汀草则在清晨的露水中沐浴。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沙地上的鸥鹭没有回头,可能是因为它们也对人归感到遗憾。这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人的情感反应,同时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赏析:
整首诗充满了自然景观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深深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这种对美的追寻和对时间流逝的哀叹,构成了这首作品深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