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色流香绕坐中。
映阶疏竹一丛丛。
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
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
吸尽百川天上去,看长虹。
【解析】
“摊破浣溪沙/浣溪沙 其三 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是这首词的上片。首句写雨,点明了时令和天气,雨色、流香都是写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雨物以生命,生动而富有情韵,为全词奠定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映阶疏竹一丛丛”,这一句是说雨打在竹林上,竹叶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挂在竹子的尖尖上,又好像一串串的珍珠,非常形象。“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这句意思是:我无法忍受这傍晚的萧瑟之意,这是王徽之的风雅。这里的“萧瑟”指的是秋天的景象,这里指的就是雨。“子猷”,即王徽之,晋代书法家。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往,人问公何所从来,知章曰:‘吾本乘船夜游于江,风大不可上……”。所以这里的“子猷风”是指王徽之的风度,也指他那种超然的闲情逸致。
【答案】
①“摊破浣溪沙/浣溪沙 其三 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②上片描写的是一幅雨中的江南风景图。③雨中竹景,有声有色;雨打竹叶,晶莹似珠。④“萧瑟”一词,既指秋风秋雨,也暗指自己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⑤“子猷风”,既指王徽之的风度,也指他那种超然的闲情逸致。⑥赏析: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描绘了一个清幽静谧的雨后景色;下片则借景抒情,抒写了自己的怀古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