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
盘雕剪锦换障泥。
花添金凿落,风展玉东西。
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
别翻舞袖按新词。
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诗句释义:
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
“西子溪头”指杭州西湖的西侧。
“春到也”表示春天的到来。
“大家”泛指众人或朋友们。
“追趁”意为追逐春天的美好时光。
“芳菲”指春天的花朵和香气,形容春意盎然。
“盘雕剪锦”可能是指用各种装饰品装点的场景。
“障泥”是一种古代车座上的覆盖物,这里指马车或马车上的情景。
“花添金凿落”可能是指花朵上缀满了金色的装饰或点缀。
“风展玉东西”形容春风拂动,如同玉石在阳光下闪耀。
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
“先探谁家梅最早”中的”雪儿”可能是对梅花的一种昵称或美称。
“桂子”指桂花,与梅花一同被携带。
这里的”同携”表明一起探索或欣赏。
别翻舞袖按新词。
“舞袖”可能指的是跳舞的人穿着的袖子,这里可能指舞蹈动作。
“新词”指新的歌词或曲调。
“别翻”可能意味着停止舞蹈,转而听音乐或唱歌。
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排日醉”指连续不断地庆祝、饮酒。
“醉过牡丹时”中的”牡丹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殊的节日或者庆典活动,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繁荣。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享受。
译文:
西子溪头春已到,大家一起追逐春天的美丽。
装饰马车的帷幔和地毯被换成了美丽的风景。
花朵上增添了金色的装饰,风吹动着玉石般的光影。
先到哪家去看梅花,和雪儿、桂子一起携手同行。
停下舞蹈的手袖,聆听新的词曲。
从今以后,我们每天都沉醉在快乐中,直到过了牡丹盛开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充满生机的春季景象。首句“西子溪头春到也”设定了场景,西子溪作为杭州西湖的一部分,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如何抓住春天的每一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这个季节。
中间部分详细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诗人提到马车上的装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装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此外,还提到了梅花与桂花,这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和坚韧。
结尾部分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享受当下的愿望。诗人鼓励人们继续他们的庆祝活动,直到下一个美好的时刻——牡丹盛开的季节。这种表达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