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龙山、把酒酹西风,西风苦无情。
似秋容不受,骚人登眺,特地悭晴。
依稀两三过雁,何处是方城。
目断危楼外,山远烟轻。
且对黄花一笑,叹浮生易老,乐事难并。
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
问何如、乌纱折角,把芳名、盖取晋参军。
东篱下,阴晴不管,输与渊明。

【注释】:

龙山:山名。在杭州。

酹(lèi):古代祭祀时把酒倒在地上表示敬意。

西风:指秋风。

秋容:形容秋季景色。

骚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离骚》著称。

方城:古地名,今河南方城县附近。

危楼:高楼。

遏云:歌声抑扬顿挫。

阴晴:天气。

晋参军:晋朝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归隐田园,自号“五柳先生”,后称隐居不仕者为晋参军。

东篱:东篱下,指菊花。陶渊明爱菊,经常在东篱下赏菊。“东篱”亦作“东篱下”。

阴晴不管,输与渊明:不管天晴或下雨,都输给陶渊明了。

【赏析】:

《八声甘州·庚戌重九》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写登高所见之景,借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写作者的身世之感;下片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自己对政治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淡远,意境幽美,耐人寻味。

词的上片开头“拟龙山、把酒酹西风”,点明了词人登高望远,面对苍茫大地,心潮起伏。“西风苦无情”,写西风如旧友般,但无情地吹散了人们美好的时光,使人们不能畅想未来的美好。“似秋容不受,骚人登眺,特地悭晴”,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秋风比作一个吝啬鬼,不肯给骚人提供登临眺望的机会,使人们失去了欣赏秋天美景的机会。“依稀两三过雁,何处是方城”,写大雁南飞,作者不知它究竟要飞往何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词的下片“且对黄花一笑,叹浮生易老,乐事难并。”这三句是说作者对着菊花微笑,感叹人生短暂,欢乐的事情难以长久。“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作者高声歌唱,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连檐下的流水也被歌声所带动,仿佛铃声叮咚。“问何如、乌纱折角,把芳名、盖取晋参军。”作者问自己不如做一名晋代的参军,用乌纱帽来遮挡自己的姓名,这样就能像晋代的陶渊明一样远离官场,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整首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诗词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